[发明专利]一种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的制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5118.8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郑仙辉;李梦迪;蔡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塑化工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87/00;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梁炎芳;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接枝 石墨 阻燃 改性 聚丙烯 制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阻燃聚丙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将含有二苯砜和磷杂双环结构的聚磷酸酯化学键合到石墨烯表面,实现对石墨烯的有机功能化修饰,以聚磷酸酯磷杂双环接枝石墨烯作为阻燃功能性填料,二苯砜和磷杂双环结构的聚磷酸酯作为阻燃成分,对聚丙烯进行改性,具有优异的促进炭化、抑烟和阻燃效果,从而显著增强了聚丙烯的阻燃效果,并且通过控制聚磷酸酯磷杂双环接枝石墨烯用量,在达到阻燃效果的同时,对聚丙烯的机械强度的没有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聚丙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的制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化学性、电绝缘性和良好加工性能等,聚丙烯作为使四大通用型热塑性树脂之一,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业、包装材料等众多领域,但是传统的聚丙烯的阻燃性较差,容易燃烧,因此需要对聚丙烯进行阻燃改性,目前对聚丙烯改性主要通过共聚改性、接枝改性、添加成核剂等方法。
目前加入阻燃剂是提高聚丙烯阻燃性能的有效方法,传统的阻燃剂主要有磷酸酯阻燃剂、有机硅阻燃剂、含卤阻燃剂等,其中磷酸酯阻燃剂具有低烟、无毒、阻燃等优点,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阻燃剂,石墨烯作为无机纳米填料,在聚丙烯、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中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石墨烯通过化学修饰引入阻燃分子,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可以将磷酸酯阻燃剂接枝到石墨烯表面,得到阻燃功能性石墨烯,对聚丙烯进行阻燃改性。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的制法及应用,解决了聚丙烯的阻燃性很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所述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三颈瓶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羧基化石墨烯和4,4'-二氨基二苯砜,超声分散后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进行酰胺化反应,过滤溶剂,依次使用N-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醇洗涤沉淀,得到氨基二苯砜接枝石墨烯。
(2)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
(3)向三颈瓶中加入乙腈溶剂、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和三氯氧磷,通入氮气,在75-85℃中反应5-7h,再加入氨基二苯砜接枝石墨烯和三乙胺,进行原位聚合反应,过滤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洗涤沉淀,得到聚磷酸酯磷杂双环接枝石墨烯。
(4)将聚磷酸酯磷杂双环接枝石墨烯和聚丙烯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再加入增塑剂、抗氧化剂和润滑剂,共混均匀后挤出母粒,然后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得到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阻燃改性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羧基化石墨烯、4,4'-二氨基二苯砜、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和4-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100:350-600:18-35:6-12。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24-48h。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三氯氧磷、氨基二苯砜接枝石墨烯和三乙胺的质量比为300-450:240-370:420-640:100:80-125。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原位聚合反应的温度为75-90℃,反应时间为12-24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聚磷酸酯接枝石墨烯和聚丙烯的质量比为0.5-2:100。
(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塑化工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塑化工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5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