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及光学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4752.X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浩一;丹野义刚;松本奈绪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3/062 | 分类号: | C03C3/062;C03C3/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杨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光学 元件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形成对可见光具有优异遮光性的遮光部和具有优异透射性的透光部的低比重的玻璃、以及具备对可见光具有优异遮光性的遮光部和具有优异透射性的透光部的低比重的光学元件。本发明的氧化物玻璃中,P5+的含量为7~43阳离子%、Nb离子的含量为10~21阳离子%、Li+的含量为20阳离子%以上、Nb离子及Li+的总含量为48~70阳离子%、Bi离子的含量大于0阳离子%且为6阳离子%以下、Ba2+的含量为5阳离子%以下、Zr4+的含量为2阳离子%以下、Ti离子及W离子的总含量为5阳离子%以下、Li含量相对于Li+、Na+及K+的总含量的阳离子比[Li+/(Li++Na++K+)]为0.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及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内置有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模块已被用于手机、信息移动终端设备等。
在摄像元件中,在受光部的前面配置有带遮光框的覆盖玻璃。这样的覆盖玻璃具有使直接入射至摄像元件的受光部的光透过的透光部(透明部)。遮光框以包围覆盖玻璃的透光部的方式形成,具有遮蔽杂散光等间接入射至受光部的光的作用。遮光框通常由与透光部不同的材料另外地形成在覆盖玻璃的表面。
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具备遮蔽光的着色层、和使光透过的透光部的玻璃。根据专利文献1的玻璃,可以使遮蔽光的着色层具有遮光框(遮光部)的作用。这样一来,能够制造出以一片玻璃一体地具备遮光部及透光部的覆盖玻璃。
为了使用专利文献1的玻璃来制造覆盖玻璃,要求可见光、即波长380~1100nm范围的光的透射率在透光部更高、并且在遮光部更低。
另外,在工业上通常通过将大型的玻璃片分割成多片的方法来生产覆盖玻璃。如果玻璃片的重量变大,则在生产过程中玻璃会变得容易破损、而且容易发生翘曲。因此,在覆盖玻璃的生产中,要求比重小的玻璃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2306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对可见光具有优异遮光性的遮光部和具有优异透射性的透光部的低比重的玻璃、以及具备对可见光具有优异遮光性的遮光部和具有优异透射性的透光部的低比重的光学元件。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1)一种氧化物玻璃,其中,
P5+的含量为7~43阳离子%、
Nb离子的含量为10~21阳离子%、
Li+的含量为20阳离子%以上、
Nb离子及Li+的总含量为48~70阳离子%、
Bi离子的含量大于0阳离子%且为6阳离子%以下、
Ba2+的含量为5阳离子%以下、
Zr4+的含量为2阳离子%以下、
Ti离子及W离子的总含量为5阳离子%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4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脉门控同步电路及其时脉门控同步方法
- 下一篇:存储器控制器以及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