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公路等距离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4180.5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时振;申诗波;刘温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时振 |
主分类号: | E01C23/22 | 分类号: | E01C2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公路 等距离 划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公路等距离划线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左侧有车轮,第一壳体中部有拨轮,车轮能带动拨轮旋转,拨轮上方有槽轮,第一壳体腔体右下端固定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左上端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有第一活塞板,槽轮能带动第一活塞板上下移动,第二壳体右上端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壳体下端开设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连通口下端有挡板,第三腔体右端有第二活塞板,第三腔体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端有涂抹头,涂抹头下端面有卸料口;本发明通过槽轮机构配合使第一活塞板能周期性向下移动和复位,无需人为测量即能实现等间距划线,大大提高划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公路等距离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施工时,需要对路面进行划线,划线分为多种,其中包括有实线和虚线,虚线在划线时需要对其间隔和长度进行控制,通常采用的划线仪器不具有等距划线功能,需要人为进行测量后再划线,大大降低划线效率,且喷涂速度恒定,靠人为推动装置前进喷涂,由于人的推动无法做到绝对匀速,移速快喷涂浅,移速快,喷涂深,很难实现均匀喷涂,影响外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公路等距离划线装置,解决了公路划线时喷涂不均匀且效率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为矩形壳体,第一壳体上固定有车轮,第一壳体中部有一个拨轮,车轮自转能带动拨轮旋转,拨轮上方有一个槽轮,拨轮前侧面固定有短杆,槽轮上沿径向开设有一条通槽,拨轮旋转时通过短杆插入通槽内带动槽轮旋转一定角度,短杆脱离通槽后,槽轮复位,第一壳体腔体右下端固定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左上端开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有一个能上下滑动第一活塞板,槽轮旋转能带动第一活塞板上下移动;第二壳体右上端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的下端连通,连通口位置固定有单向阀,单向阀使第二腔体内的液体只能单向向第一腔体内流通;
第二壳体下端开设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连通口下端位置有一个挡板,挡板大于连通口且一端铰接在第三腔体上,挡板处于水平位置时能堵塞第三腔体与第一腔体的连通口,第三腔体右端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右端面固定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腔体右端面,弹簧对第二活塞板起支撑作用;
第三腔体下端开设有与第一壳体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下端有一个涂抹头,涂抹头为上端开口的壳体,涂抹头能沿第一通孔上下滑动且始终受到向上的力,挡板向下翻转能带动涂抹头沿第一通孔向下移动,涂抹头下端面开设有卸料口,当涂抹头下端面接触地面,涂抹头下端面卸料口能打开,当涂抹头下端面脱离地面,卸料口关闭。
所述的第一壳体左侧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水平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前后两端贯穿第一壳体前后端面,车轮固定在第一转轴前后两端,第一壳体中部有一个水平前后放置的第二转轴,拨轮同轴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皮带轮,两第一皮带轮外缘面啮合有第一皮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第一皮带实现同步旋转。
所述的第二转轴上方有一个平行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槽轮同轴固定在第三转轴上,第一活塞板上端固定有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杆,U形杆左端竖杆位于第二壳体外部,第三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U形杆左端竖杆的左端面为齿形面并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的第一活塞板上端固定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腔体上端面,弹簧始终给第一活塞板一个向上的拉力。
所述的涂抹头下端面为中间底与左右两侧的V型面,卸料口为沿前后方向开设的直槽口,卸料口内转动连接有一个水平前后放置的滚刷,滚刷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外缘面始终与卸料口密封,滚刷外缘面下端固定有突块,突块触碰底面能带动滚刷旋转,滚刷外缘面上开设有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处于水平位置时受卸料口左右两侧面的阻挡,使涂抹头腔体不与外部连通,第二通孔随滚刷旋转后第二通孔两端开口不再受卸料口左右两侧面阻挡,能使涂抹头腔体与外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时振,未经谢时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4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床和智能家居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碳酸亚乙烯酯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