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3497.7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爱玲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20;A01C5/08;A01B49/06;H04N7/18;G08B21/18;G08B3/1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播种机 | ||
1.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仿形播种单体(3)、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地轮组件(5)、气力式排种器(6)、种箱(7)、三点悬挂架(8)、肥箱(9)、风机(10)、主送风管(13)以及气流分配管(14);
所述主机架(1)为双横梁结构,所述主机架(1)的前横梁上安装有多个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采用主动分流秸秆方式,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同时具有深松功能,所述主机架(1)的后横梁上安装有多个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每个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的后侧安装有所述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
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的中心对称面与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的中心对称面之间设置有间距d;
位于外侧的两个相邻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之间设置有所述地轮组件(5),所述地轮组件(5)安装在所述主机架(1)的后横梁上;
每个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上安装有所述气力式排种器(6),所述气力式排种器(6)的上端安装有所述种箱(7),所述主机架(1)的上表面安装有两个所述肥箱(9),两个所述肥箱(9)之间安装有所述风机(10),所述风机(10)通过所述主送风管(13)与所述气流分配管(14)连接,所述气流分配管(14)同时与多个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的所述气力式排种器(6)的供风口连接;
所述主机架(1)的前横梁上安装有所述三点悬挂架(8);
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包括竖梁(a1)、防堵进气管(a3)、锥齿轮换向器(a4)、主动滚筒组件、开沟刀(a10)、拨杆组件以及深松铲(a15);所述竖梁(a1)的下端与所述深松铲(a1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梁(a1)与所述深松铲(a15)的连接处安装有所述开沟刀(a10),所述锥齿轮换向器(a4)间隔设置在所述开沟刀(a10)的上方,所述锥齿轮换向器(a4)的壳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竖梁(a1)的外侧壁,所述主动滚筒组件的上端安装在所述锥齿轮换向器(a4)的竖直动力输出轴上,所述主动滚筒组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开沟刀(a10)的上表面,所述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竖梁(a1)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主动滚筒组件的正后方;
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还包括防堵进气管(a3),所述防堵进气管(a3)的上端与所述气流分配管(14)连通,所述竖梁(a1)内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的多个条形空腔(a2),所述防堵进气管(a3)的下端与所述竖梁(a1)的上端连接且与所述条形空腔(a2)连通,所述竖梁(a1)的前侧面开设有多个气孔(a23),所述气孔(a23)与所述条形空腔(a2)连通,多个所述气孔(a23)均正对所述主动滚筒组件设置;
所述主动防堵深松开沟组件(2)还包括分层施肥器(a17)和排肥管(a18),所述分层施肥器(a17)固定在所述深松铲(a15)的背侧,所述分层施肥器(a17)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排肥孔,所述排肥管(a18)与所述分层施肥器(a17)的上端连接;
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包括单体安装卡(19)、平行四连杆(20)、压力调整弹簧(21)、排种器固定架(22)、后支架、双圆盘开沟器(23)、挡土板(24)、限深轮(25)、深度调整把手(26)、深度调节槽(27)、排种管(28)、压沟舌(29)、压种安装架(30)、压种轮(31)、限深拐臂(32)、限位挡块(33)以及限深拐轴(34);
所述平行四连杆(20)的前连杆通过所述单体安装卡(19)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机架(1)的后横梁上,所述平行四连杆(20)的后连杆设置在所述排种器固定架(22)上,所述排种器固定架(22)的后侧安装有所述气力式排种器(6);
所述排种器固定架(22)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所述压沟舌(29),所述排种器固定架(22)的中下端安装有所述双圆盘开沟器(23),所述双圆盘开沟器(23)的前上方设置有所述挡土板(24);
所述排种器固定架(22)的中部向后延伸有所述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末端向后安装有所述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所述后支架的末端向前安装有所述压种安装架(30),所述压种安装架(30)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压种轮(31),所述压种轮(31)位于所述压沟舌(29)的正后方,所述排种管(28)的上端与所述气力式排种器(6)的排种口连接,所述排种管(28)的下端位于所述压种轮(31)与所述压沟舌(29)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平行四连杆(20)上挂接有用于调整所述仿形播种单体(3)下压力的所述压力调整弹簧(21);
所述后支架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限深轴,所述限深拐臂(3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限深轴上,所述限深拐臂(3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所述限深轮(25),所述后支架的后侧面开设有所述深度调节槽(27),所述深度调整把手(26)的下端穿过所述深度调节槽(27)与所述限深拐轴(34)的上端弹性连接,所述限深拐轴(34)的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后支架内,所述限深拐轴(34)的下端固定有所述限位挡块(33),所述限位挡块(33)用于限制所述限深拐臂(32)的极限偏转角度;
所述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包括调节架(b1)、倾斜角度调整把手(b2)、连接杆(b16)、单圆盘镇压轮(b5)、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角度调整架(b10)、第一弹簧(b13)以及第二弹簧(b14);
所述调节架(b1)的上表面开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条形槽(b3),所述第一条形槽(b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卡接缺口(b4),所述连接杆(b16)横向设置在所述调节架(b1)内的两侧面上,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把手(b2)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槽(b3)连接在所述连接杆(b16)上,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把手(b2)的中部挂接有所述第一弹簧(b13);
所述调节架(b1)的后表面开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二条形槽(b8),所述第二条形槽(b8)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卡接孔(b9),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槽(b8)与所述角度调整架(b10)连接,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端与所述角度调整架(b10)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弹簧(b14);
所述角度调整架(b10)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架(b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内侧面上,所述角度调整架(b10)的两个下部斜面分别转动安装有所述单圆盘镇压轮(b5),两个所述单圆盘镇压轮(b5)之间呈V字形夹角;
所述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还包括卡接柱(b7),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中部两侧固定有所述卡接柱(b7),所述卡接柱(b7)与所述卡接孔(b9)插接配合;
所述角度调整架(b10)包括第一羊角轴(b101)、限位套管(b102)、V形板(b103)、连接耳(b104)、夹持角旋转孔(b105)、竖板(b106)以及第二羊角轴(b108),所述V形板(b103)两个上端分别固定有所述连接耳(b104),两个所述连接耳(b104)相互平行,每个所述连接耳(b104)上部开设有所述夹持角旋转孔(b105),两个所述夹持角旋转孔(b105)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架(b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内侧面上,所述V形板(b103)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羊角轴(b101)和所述第二羊角轴(b108),所述第一羊角轴(b101)和所述第二羊角轴(b108)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V形板(b103)内部固定有竖直延伸的所述竖板(b106),所述竖板(b106)的顶端倾斜安装有所述限位套管(b102),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端穿设在所述限位套管(b102)内,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套管(b10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簧(b14);
所述压力可变镇压组件(4)还包括限位板(b15),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端固定有所述限位板(b15),所述第二弹簧(b14)套设在所述夹持角度调整把手(b6)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二弹簧(b14)的下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板(b15)上,所述第二弹簧(b14)的上端抵接在所述限位套管(b102)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玲,未经刘爱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4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反应堆装置和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面快速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