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涌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3447.9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斯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52;H02H9/00;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胡颉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控制板、接线柱,控制板固定在壳体内部,接线柱安装在壳体上,控制板固定在壳体内部,接线柱与控制板电连接,电涌保护器还包括活动座体,活动座体的外侧面包括第一操作面、第二操作面,第一操作面和第二操作面互为相邻面;接线柱与第一操作面螺纹连接,第二操作面上设有插线孔,接线柱的其中一端伸入插线孔内;壳体的两侧面上设有防护腔体,活动座体位于防护腔体内部,活动座体相对于壳体运动后能够使活动座体运动至隐蔽状态或运动至暴露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涌保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丝和电线的线头导体部分容易出现漏电或触电或短路等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现有技术中的电涌保护器通常包括壳体、控制板和接线柱,控制板安装在壳体内部,接线柱安装在壳体的两侧,接线柱与控制板电连接,接线柱通常采用压线孔和压线螺丝来对线头进行压紧固定并实现电线与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上设有过载保护电路,壳体两侧的对应的接线柱通过控制板连接,然而由于接线柱暴露在壳体外面,螺丝和电线的线头导体部分容易出现漏电或触电或短路等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涌保护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螺丝和电线的线头导体部分容易出现漏电或触电或短路等风险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控制板、接线柱,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接线柱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接线柱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电涌保护器还包括活动座体,所述活动座体的外侧面包括第一操作面、第二操作面,所述第一操作面和所述第二操作面互为相邻面;
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第一操作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操作面上设有插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其中一端伸入所述插线孔内;
所述壳体的两侧面上设有防护腔体,所述活动座体位于所述防护腔体内部,所述活动座体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后能够使所述活动座体运动至隐蔽状态或运动至暴露状态;
在所述活动座体处于暴露状态时,所述接线柱朝向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所述插线孔朝向所述防护腔体的外部;
在所述活动座体处于隐蔽状态时,所述接线柱朝向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所述插线孔朝向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腔体为匚字形,所述防护腔体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垂直,所述活动座体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体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的中轴线与所述防护腔体的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第一操作面和所述第二操作面垂直;
在所述活动座体处于暴露状态时,所述插线孔的朝向与所述防护腔体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接线柱的朝向与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垂直;
在所述活动柱体处于隐蔽状态时,所述插线孔的朝向与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垂直,所述接线柱的朝向与所述防护腔体的内壁垂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控制盒和固定座体,所述固定座体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控制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的两侧一体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所述控制盒远离所述固定座体的一端,所述防护腔体由所述防护板、所述控制盒和所述固定座体围绕而成,所述防护腔体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控制盒垂直,所述防护腔体的开口朝向与所述防护板平行,所述防护板与所述固定座体平行;
所述活动座体与所述固定座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座体位于所述防护板和所述固定座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斯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斯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3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