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02366.7 | 申请日: | 202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峰;金建祥;邓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态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41/40;F03D9/25;H02S1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区府路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持 超高 温热 泵储热 系统 | ||
1.一种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蓄能模块包括压缩机(1)、电动机(2)、熔盐换热器(3)、膨胀机(4)、低温熔盐储罐(5)、高温熔盐储罐(6)、缓冲罐(11);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风电发电子模块(7)、光伏发电子模块(8)、电池储能子模块(9)、逆变调压子模块(10);
所述蓄能模块中,电动机(2)与压缩机(1)通过联轴器连接,压缩机(1)出口与熔盐换热器(3)的气体工质侧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熔盐换热器(3)的气体工质侧出口与膨胀机(4)入口通过管道连接,膨胀机(4)出口与压缩机(1)入口相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气体侧循环;气体侧循环系统中还设有气体储罐A、气体储罐B;
气体储罐A、气体储罐B设置在压缩机与熔融盐换热器之间的气体管路上,其中气体储罐A和气体储罐B分别装载气体成分A和气体成分B;
气体成分A为氖气、氩气、氙气中的任意一种;
气体成分B为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氦气中的任意一种;
在高温模式下,即超高温压缩机出口温度T是500-800℃范围内,通过气体储罐A向气体侧循环系统内注入更多气体成分A,使气体循环内气体成分A的体积百分数X与超高温压缩机出口温度T关系满足X=(T-320)/6;在中温模式下,即超高温压缩机出口温度T是300-500℃范围内,通过气体储罐B向气体侧循环系统内注入更多气体成分B,使得气体循环中气体成分A的体积百分比X与超高温压缩机出口温度T关系满足X=T/10-20;
当温度低于300摄氏度时候,全部是气体B;
当温度高于800摄氏度的时候,全部是气体A;
缓冲罐(11)与膨胀机(4)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低温熔盐储罐(5)出口与熔盐换热器(3)熔盐侧进口通过管道连接,熔盐换热器(3)熔盐侧出口与高温熔盐储罐(6)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构成整个制热模块循环;所述供电模块中,风电发电子模块(7)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逆变调压子模块(10)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另一路与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光伏发电子模块(8)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与逆变调压子模块(10)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另一路与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
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入端同时与风电发电子模块(7)的输出端、光伏发电子模块(8)的输出端通过电缆连接,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出端与逆变调压子模块(10)的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逆变调压子模块(10)的输入端与风电发电子模块(7)的输出端、光伏发电子模块(8)的输出端、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出端通过电缆连接,逆变调压子模块(10)的输出端与电动机(2)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电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运行分为高功率运行和低功率运行两种工况,高功率运行工况下,风电发电子模块(7)或光伏发电子模块(8)输出电能通过逆变调压子模块(10)调压调频后驱动压缩机(1)工作;低功率运行工况下,超高温热泵进口压力迅速降低,电池储能子模块(9)输出电能通过逆变调压子模块(10)调压调频后驱动压缩机(1)进入低功耗热备用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调压子模块(10)可完成直流到交流电转换,并完成电压调节,所输出电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储能子模块(9)的输入端附带整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压缩机(1)、膨胀机(4)同轴直连,低功率热备用状态转速均为500转/分,其余工况稳定运行转速均为3000转/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超高温热泵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为多级离心式压缩机、整体齿轮式压缩机或者多级轴流式压缩机,所述膨胀机(4)为多级轴流式膨胀机或者径流式膨胀机,所述熔盐换热器(3)为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态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态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23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