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工程用钢渣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1004.6 | 申请日: | 2022-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毛瑞;刘飞;金海;苏航;朱祚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5/00 | 分类号: | C04B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郭红岩 |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工程 钢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道路工程用钢渣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渣罐内的高温熔融钢渣倒入热闷池,固态渣留在渣罐底部;倒渣时对钢渣进行空气吹扫,使钢渣快速降温至1000℃以下;对热闷池内的钢渣进行打水直至钢渣凝固并龟裂,而后采用挖掘机将钢渣松动并使钢渣碎裂成块;盖上热闷池盖子进行热闷,全程的水渣比1.5~2、时间12~14h、蒸汽压力3~5KPa;热闷分5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先喷水再静置热闷,阶段1、5的喷水量为10~20%,阶段4的喷水量为20%,阶段2、3的喷水量为20~30%;热闷结束后,采用挖掘机将钢渣松动,而后破碎、筛分和磁选去铁,生成的粒径小于20mm的尾渣即所得钢渣。该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低,其替代碎石作为道路工程的骨料使用,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用钢渣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产生量约为粗钢产量的8%~15%,由于钢渣中含有Fe、Ca等元素,故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钢渣的一种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式是替代碎石应用在道路工程中,如此,在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道路工程建设成本,减少石料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目前钢渣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时,由于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含量高,导致道路工程会出现路面膨胀开裂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钢渣替代碎石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益,限制了钢渣的资源再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工程用钢渣的制备方法,其可以解决钢渣中游离氧化钙含量高的问题,提高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道路工程用钢渣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
(1)倒渣
将渣罐内的高温熔融钢渣倒入热闷池,且将渣罐底部的固态渣残留在渣罐内;在钢渣倒入热闷池期间,对高温熔融钢渣进行空气吹扫,以使钢渣以不小于5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1000℃以下;
(2)打水冷却
对倒入热闷池内的钢渣进行打水,直至钢渣凝固并龟裂,而后采用挖掘机将钢渣松动并使钢渣碎裂成块;
(3)热闷
盖上热闷池的盖子并先后进行5个热闷阶段,每个热闷阶段均先喷水、再静置热闷,热闷全程的喷水总量控制为热闷池钢渣总重量的1.5~2.0倍、时间控制为12~14h、热闷池内的蒸汽压力控制为3KPa~5KPa;其中,第1、第5个热闷阶段中,喷水量分别占所述喷水总量的10~20%;第4个热闷阶段中,喷水量占所述喷水总量的20%;第2、第3个热闷阶段中,喷水量分别占所述喷水总量的20~30%;
(4)后处理
热闷结束后,打开热闷池的盖子,采用挖掘机将钢渣松动后,进行破碎、筛分和磁选去铁之后,以粒径小于20mm的尾渣构成所述道路工程用钢渣。
优选地,在倒渣步骤中,钢渣倒入热闷池期间,对高温熔融钢渣采用压缩空气进行空气吹扫。
优选地,在打水冷却步骤中,打水的量控制在碎裂成块的钢渣表面无积水。
优选地,倒渣步骤和打水冷却步骤循环多次,直至热闷池内的钢渣总量达到热闷池的容量上限,之后再进行热闷步骤和后处理步骤。
优选地,在热闷步骤中,第2个热闷阶段的静置热闷期间的钢渣的温度控制在600~700℃。
优选地,在热闷步骤中,第2、第3个热闷阶段的静置热闷时间分别大于其余各个热闷阶段。
优选地,在热闷步骤中,5个热闷阶段各自先喷水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1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