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0823.9 | 申请日: | 2022-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苏佳妮;齐月静;卢增雄;李璟;高斌;马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世阳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主光轴 调试 方法 | ||
1.一种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用于不包含测试板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S11,使用辅助小孔辅助调节自准直仪(200)出射光束的方向并使之与光学平台(001)平行;
S12,调节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使其出射光束的方向与所述自准直仪(200)出射光束的方向垂直;
S13,调节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使其出射光束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出射光束的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光学平台(001)平行;
S14,安装待测光学系统(100)的外壳(102)至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和所述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之间,安装第一反射元件(501)至主光轴(101)靠近所述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的一端;
S15,调节所述外壳(102)两侧的调节机构(103)、(104),直至经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01)反射的光斑与所述自准直仪(200)出射的光斑重合,确定所述待测光学系统(100)的主光轴(10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16,安装所述待测光学系统(100)内部的光学部件,根据所述自准直仪(200)测量得到的偏差,调节所述光学部件的位置,使得所述偏差小于预设阈值,主光轴(101)调试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包括:
使用第一辅助小孔(401)、第二辅助小孔(402)、第三辅助小孔(403)辅助调节所述自准直仪(200)出射光束的方向并使之与光学平台(001)平行;其中,所述第一辅助小孔(401)设置于所述自准直仪(200)的光束出口处,所述第二辅助小孔(402)、所述第三辅助小孔(403)与所述自准直仪(200)的光轴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包括:
安装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至标称位置处,至少部分光经过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的入射直角面反射回到所述自准直仪(200);
调节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使其反射回到所述自准直仪(200)的光斑与所述自准直仪(200)出射的光斑重合,则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出射光束的方向与所述自准直仪(200)出射光束的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3包括:
安装所述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至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的上方,改变所述第二辅助小孔(402)和所述第三辅助小孔(403)的位置,使用第一辅助小孔(401)、第二辅助小孔(402)、第三辅助小孔(403)辅助调节所述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出射光束的方向并使之与光学平台(001)平行;
其中,第一辅助小孔(401)设置于所述自准直仪(200)的光束出口处,所述第二辅助小孔(402)、所述第三辅助小孔(403)与所述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的光轴等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系统主光轴的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小孔(401)、第二辅助小孔(402)、第三辅助小孔(403)为毫米级机械小孔;所述第一转向光学元件(301)、第二转向光学元件(302)为平面反射镜、直角棱镜、五角棱镜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反射元件(501)为平面反射镜、平晶、分划板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08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