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扩散片、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信息设备及光扩散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80847.3 | 申请日: | 2021-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锄柄正幸;古田旭;冈部元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和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金杨;姚开丽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央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背光 单元 液晶 显示装置 信息 设备 制造 方法 | ||
光扩散片(43)至少在第一面(43a)上具有形成为近似倒多棱锥状或近似倒多棱锥台状的多个凹部(22)。划分多个凹部(22)的棱线(23)具有相对于将棱线(23)的交点(23a)彼此连接起来的直线在该交点(23a)之间凹陷的形状。若将多个凹部(22)的排列间距设为P,将棱线(23)的顶部的曲线部分在多个凹部(22)的排列方向上所占的尺寸设为Wr,则比率Wr/P在0.3以下。将棱线(23)的交点(23a)彼此连接起来的直线与棱线(23)的最大高低差d在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扩散片、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信息设备及光扩散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各种信息设备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为液晶显示屏)得到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主流为光源布置在液晶面板背面的正下方方式、或光源布置在液晶面板侧面附近的侧光方式。
在采用正下方型背光的情况下,为了消除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在发光面上的影像(image)而提升面内亮度均匀性,会使用光扩散部件(光扩散板、光扩散片、光扩散膜)。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正下方型背光中,为了提升亮度均匀性,使用了设置有多个凹部的光扩散板,该多个凹部为倒多棱锥状(倒金字塔状)或倒多棱锥台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在光扩散板与其他光学薄膜的层叠构造中,为了抑制光扩散板或其他光学薄膜因运输时的振动而磨损,导致损坏,使光扩散板的凹部的内侧面中开口缘部为曲率中心位于凹部的深度方向一侧的曲面。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117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正下方型背光中,无法充分地抑制光扩散板或其他光学薄膜的损坏。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扩散片,在提升亮度均匀性的同时,即使层叠也不易损坏。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公开所涉及的光扩散片至少在第一面上具有形成为近似倒多棱锥状或近似倒多棱锥台状的多个凹部。划分所述多个凹部的棱线具有相对于将该棱线的交点彼此连接起来的直线在该交点之间凹陷的形状。若将所述多个凹部的排列间距设为P,将所述棱线的顶部的曲线部分在所述多个凹部的排列方向上所占的尺寸设为Wr,则比率Wr/P在0.3以下。所述直线与所述棱线的最大高低差d在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光扩散片,至少在第一面上具有形成为近似倒多棱锥状或近似倒多棱锥台状的多个凹部,因此能够提升亮度均匀性。为了使划分凹部的棱线(凹部的开口缘)不成为造成磨损或损坏的原因,棱线具有在棱线的交点之间凹陷的形状。因此,即使与其他光学片或其他光扩散片重叠着使用,也不易发生磨损或损坏。将棱线顶部的曲线部分在凹部的排列方向上所占的尺寸Wr抑制在凹部的排列间距P的30%以下。因此,棱线顶部能够保持陡峭的形状,所以即使让棱线在棱线的交点之间凹陷,亮度均匀性也不易降低。由于把将棱线的交点彼此连接起来的直线与棱线的最大高低差d设在1μm以上,因此耐划伤性提升,并且由于将最大高低差d设在10μm以下,因此能够抑制亮度均匀性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所涉及的光扩散片中,考虑到以普通的形状转印技术难以形成几何学上严格定义的倒多棱锥状或倒多棱锥台状的凹部,而使用了“近似倒多棱锥状”或“近似倒多棱锥台状”的表述,但这些表述当然也包括真正的或实质上可视为倒多棱锥状或倒多棱锥台状的形状。
在本公开所涉及的光扩散片中,优选棱线呈在棱线的所有交点之间凹陷的形状,但并非棱线必须具有在所有交点之间都凹陷的形状。换句话说,棱线不具有在一部分交点之间凹陷的形状也是可以的。
在本公开中,“光扩散片”包括板状的“光扩散板”和膜状的“光扩散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和株式会社,未经惠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80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