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体预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80011.3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7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晶子;松冈晋弥;海老原大介;松尾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熊风;宋俊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检体预处理装置(1)的控制方法,该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连接有对质量分析中使用的检体实施预处理的检体预处理装置、质量分析装置、以及其他自动分析装置,参照所述其他自动分析装置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或上次值信息判断血清信息,基于所述血清信息决定用于在检体预处理时排除检体中含有的杂质的清洗过程的条件,基于所述条件将清洗液分注到混合所述检体和试剂的反应容器中。由此,在不设置新的构成部件,并且不大幅变更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过程的情况下,能保持质量分析装置中的测定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中使预处理工序自动化的检体预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目的在于分析血液和尿液等生物试料(以下记载为检体)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
背景技术
作为使预处理工序自动化的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的一例,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该检体检查自动化系统具有分注装置、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血清中有无溶血、乳糜、黄疸进行测定的溶血、乳糜、黄疸测定装置,进行溶血、乳糜、黄疸的测定结果和对于自动分析装置的检测项目的选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808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使预处理工序自动化的质量分析装置中,由于自动处理以往用目视来确认的血清信息,有可能会看漏对测定造成影响的高脂质含有检体等。
而且,认为在使预处理工序自动化的质量分析装置中,由于自动处理以往用主法实施的检体预处理,可能会导致对测定造成影响的磷脂质的去除不充分。
血清和血浆等生物试料中含有的磷脂质在用液相色谱法质量分析装置(LC/MS)进行测定时,会引起对象成分的电离抑制(以下,记载为离子抑制),特别是在含有高值的磷脂质的高脂质含有检体中会显著发生。另外,离子抑制不仅发生在磷脂质中,在使用电喷雾电离法(ESI法)的分析装置中,由于ESI法具有优先将容易电离的分子电离的特征,因此在测定对象物质和杂质处于未分离的状态,且含有比测定对象物质更容易电离的杂质的情况下,或者含有妨碍测定对象物质分子的离子蒸发的杂质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离子抑制。
液相色谱质量分析法(LC/MS法)存在着以下问题:在对象成分电离时,由生物试料中的杂质和磷脂质会产生离子抑制,本应存在的分析对象成分完全无法检测,测定结果会产生假低值等,质量分析的定量性会降低。在无法确保质量分析的定量性的状态下使用质量分析装置时,例如通过免疫抑制剂对治疗中的患者检体进行血中药物监测(TDM)的测定时,有可能无法实施准确的病情管理和用药管理。
此外,在看漏了高脂质含有检体的情况下,将含有超过通常的脂质的检体注入质量分析装置,可能会发生装置污染和质量分析装置的检测器污染,从而导致装置故障或损坏,或加快装置的劣化。为了防止质量分析装置和检测器的污染,注入的检体的预处理工序也非常重要的。
与质量分析装置和检测器的污染风险同样,为了防止液相色谱仪(LC)中使用的色谱柱的污染,高脂质含有检体的检体预处理工序也很重要。由于注入含有超过通常的脂质的检体,可能会使色谱柱的性能劣化和减少色谱柱的寿命。
作为用于去除脂质的清洗方法,有使用利用了疏水性相互作用的清洗过程等已知的方法,但在对象成分的极性较低的情况下,测定对象成分也与磷脂质一起被保持,通过清洗过程一起被去除,可能会降低质量分析中的测定对象物的灵敏度。
在以往的质量分析法中,防止由于检体矩阵产生的离子抑制、与以高回收率回收测定对象物质以确保定量性存在权衡关系。为了防止离子抑制,若实施利用了上述疏水性相互作用的清洗过程,则测定对象物质的回收率降低,测定灵敏度降低。以往,对于含有乳糜等超过通常的脂质的检体,有时放弃兼顾防止上述离子抑制和维持测定灵敏度,在通常的测定后实施再次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80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