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电容器、薄膜以及金属化薄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67965.0 | 申请日: | 2021-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一人;稻仓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电容器 以及 金属化 | ||
薄膜电容器(10)具备卷绕电介质薄膜(110)和金属层(220)而成的卷绕体(40),该电介质薄膜(110)包含具有羟基的第1有机材料和芳香族化合物之中具有异氰酸酯基的第2有机材料的固化物,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对置的第1主面(110a)以及第2主面(110b),该金属层(220)设置在电介质薄膜(110)的至少第1主面(110a)上,在电介质薄膜(110)的第1主面(110a)存在具有第2有机材料的多个突起(120),在电介质薄膜(110)的第1主面(110a)的100μm×140μm的面积范围内,多个突起(120)的平均直径为0.58μm以上且5.98μm以下,平均高度为0.11μm以上且2.54μm以下,个数为50个以上且450个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电容器、薄膜、以及金属化薄膜。
背景技术
作为电容器的一种,已知有如下构造的薄膜电容器,即,一边将具有挠性的薄膜作为电介质薄膜来使用,一边配置夹着薄膜而相互对置的第1金属层以及第2金属层。这样的薄膜电容器例如通过卷绕或者层叠形成了第1金属层的薄膜和形成了第2金属层的薄膜而制造。
在通过卷绕薄膜来制作卷绕体从而制造薄膜电容器时,有时为了使薄膜电容器低高度化而对卷绕体进行压制。此时,若薄膜的滑动性良好,则卷绕体变得容易被均匀地压制从而薄膜电容器的低高度化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在卷绕体中,若在相互重叠的薄膜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则在绝缘击穿时,来自薄膜的分解气体变得容易从薄膜电容器的内部飞散,其结果是,使得薄膜的绝缘状态恢复,即,使得所谓的自愈功能发挥作用。在制作卷绕体时,若薄膜的滑动性良好,则在相互重叠的薄膜彼此之间变得容易均匀地形成间隙,因此自愈功能变得容易发挥作用。
根据以上,为了提高薄膜电容器的压制性以及自愈性,有时对薄膜赋予滑动性。作为对薄膜赋予滑动性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基础树脂中配合有机填料的方法。像这样,以往,通过在树脂中配合填料使薄膜的表面粗糙,从而对薄膜赋予滑动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1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树脂中配合了填料的以往的薄膜中,由于树脂以及填料的介电常数不同,因此电场变得容易集中在填料的附近,其结果是,绝缘击穿电压会下降。因此,可以说,在以往的薄膜中,在使滑动性以及耐电压性兼顾这一点上,有改善的余地。
另一方面,通过使薄膜的表面粗糙,从而在卷绕薄膜而制造了薄膜电容器时,变得容易在相互重叠的薄膜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认为,在绝缘击穿时,自愈功能变得容易发挥作用。
然而,若薄膜的表面粗糙的部分的硬度低,则在卷绕薄膜来制造薄膜电容器时,薄膜的表面粗糙的部分变得容易被压坏,因此变得不易在相互重叠的薄膜彼此之间形成间隙。其结果是,在绝缘击穿时,来自薄膜的分解气体变得不易从薄膜电容器的内部飞散,因此自愈功能会变得不易发挥作用。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滑动性以及耐电压性优异并且能够赋予优异的压制性以及自愈性的电介质薄膜的薄膜电容器。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作为上述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薄膜而使用的薄膜。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于上述薄膜电容器的金属化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67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电容器、薄膜以及金属化薄膜
- 下一篇:放射线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