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置及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52983.1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柿实亮;池田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实现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抑制润滑油向热交换器下游的润滑油路的供给量这两者。装置具备:热交换器;动力传递机构;润滑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向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引导润滑油;排放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排放润滑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及板。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油压回路的装置(带式无级变速器),该油压回路将从油泵供给的油经由调节阀及油路向冷却器供给,并将由冷却器冷却后的油向各润滑部供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496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装置中,在为了实现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热交换效率)的提高而增加向冷却器供给的油的情况下,有可能向润滑部过剩地供给油,润滑部的动作阻力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抑制润滑油向热交换器下游的润滑油路的供给量这两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装置,其具备:热交换器;动力传递机构;润滑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向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引导润滑油;排放油路,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排放润滑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板,具备:润滑油路,其与热交换器的下游连接;排放油路,其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连接。
在这些方式中,通过在热交换器的下游具有排放油路,能够将从热交换器流动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排放油路排出。由此,即使为了提高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热交换效率)而增加向热交换器供给的油,也能够抑制润滑油向润滑油路的供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车辆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润滑系统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V-V截面的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备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置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以下,称为“CVT”)1的车辆100进行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CVT1的车辆100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车辆100具备发动机5、对发动机5的旋转进行变速并向驱动轮20传递的CVT1、设置在发动机5与CVT1之间的液力变矩器6。另外,液力变矩器6具有锁止离合器6c。
CVT1是具备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的自动变速器,作为扭矩传递部件的初级带轮2及次级带轮3以两者的V型槽对齐排列的方式配设,在这些带轮2、3的V型槽上架设有V型带4。与初级带轮2同轴地配置发动机5,在发动机5与初级带轮2之间,从发动机5侧起依次设有液力变矩器6、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以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7a为主要构成要素,其太阳轮经由液力变矩器6与发动机5结合,行星齿轮架与初级带轮2结合。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还具备将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7a的太阳轮及行星齿轮架间直接连结的前进离合器7b及固定齿圈的后退制动器7c。而且,在前进离合器7b联接时,从发动机5经由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旋转直接向初级带轮2传递,在后退制动器7c联接时,从发动机5经由液力变矩器6的输入旋转反转,向初级带轮2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52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酞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通过催化剂对膜的直接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