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49448.0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知也;高畑正利;吉住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葛臻翼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配合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以高收率得到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沸点为80℃以上的非质子性溶剂,以及碱存在的情况下使由通式(Gp)表示的包含氰基的双核配合物与由通式(L1)表示的β二酮起反应。(在通式(Gp)中,A1至A4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R1至R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3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至12的杂芳基中的任一个。R7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3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至12的杂芳基和氰基中的任一个,R7至R11中的至少一个表示氰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能够将三重激发态的能量转换成发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在一对电极之间包含作为发光物质的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器件(也称为有机EL元件)具有薄型轻量、响应速度高及能够以低电压驱动等的特征,因此已在进行与应用发光器件的显示器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开发。通过对上述发光器件施加电压,从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从而发光物质成为激发态,当该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光。此外,作为激发态的种类,可以举出单重激发态(S*)和三重激发态(T*),其中由单重激发态的发光被称为荧光,而由三重激发态的发光被称为磷光。此外,在发光器件中,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的统计学上的生成比例被认为是S*:T*=1:3。
此外,在上述发光物质中,能够将单重激发态的能量转换成发光的化合物被称为荧光化合物(荧光材料),能够将三重激发态的能量转换成发光的化合物被称为磷光化合物(磷光材料)。
因此,基于上述生成比例,使用荧光材料的发光器件的内部量子效率(所产生的光子相对于所注入的载流子的比例)的理论上的极限被认为是25%,而使用磷光材料的发光器件的内部量子效率的理论上的极限被认为是75%。
换言之,与使用荧光材料的发光器件相比,使用磷光材料的发光器件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因此,近年来对各种磷光材料进行积极的研究开发。尤其是,以铱等为中心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已在实用性方面受到关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1148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报告,具有优良的特性的磷光材料的开发进展,但期待以更高收率制造的技术开发。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新颖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收率得到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此外,上述以外的目的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中自然得知,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中抽出上述以外的目的。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沸点为80℃以上的非质子性溶剂,以及碱存在的情况下使由氯交联的包含氰基的双核配合物与β二酮起反应。尤其是,作为非质子性溶剂,优选使用醚类溶剂、腈类溶剂、酰胺类溶剂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沸点为80℃以上的酰胺化合物,以及碱存在的情况下使由氯交联的包含氰基的双核配合物与β二酮起反应。尤其是,作为酰胺化合物,优选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49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芯及磁性部件
- 下一篇:自动检测电子装置之间的耦合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