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7165.4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直昭;冈崎亨亮;高桥忠义;岛田佳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6/16 | 分类号: | H01M6/16;H01M4/06;H01M4/13;H01M4/505;H01M4/74;H01M10/052;H01M10/0566;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毅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电池 | ||
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间隔件、和非水电解液,正极、间隔件和负极卷绕成螺旋状。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多孔金属网,正极的厚度为0.8mm以上且3mm以下。多孔金属网的壁厚T满足0.15mm≤T≤0.3mm,多孔金属网的短程方向的中心间距离SW及长程方向的中心间距离LW满足6mm2≤LW·SW≤20mm2,多孔金属网的进料宽度W满足0.15mm≤W≤0.3mm。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水电解质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非水电解质电池的正负极的构成,有将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结剂的合剂填充于芯材而形成的构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使正极合剂成形而得的片材压接于将厚度0.2mm的不锈钢板加工成网孔(mesh)的短程方向的中心间尺寸SW为1.5mm且长程方向的中心间尺寸LW为3.0mm的板条(lath)芯体,制造正极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58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尝试增厚电极。然而,若直接使用现有的芯材,则在压缩时,芯材的格子形状成为阻力,合剂部分会产生密度差,因此有时充放电反应不会均匀地进行,电池性能降低。而且,随着增厚电极,在正极合剂的压接时施加的压力也变高。结果,对芯材施加过剩的应力,有时芯材发生伸长、或芯材的一部分断裂。结果,有时电极的集电性降低,例如放电性能等电池性能降低。
本申请的一方面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间隔件、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所述间隔件和所述负极卷绕成螺旋状,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多孔金属网(日文:工キスパンドメタル),所述正极的厚度为0.8mm以上且3mm以下,所述多孔金属网的壁厚T满足0.15mm≤T≤0.3mm,所述多孔金属网的短程方向的中心间距离SW及长程方向的中心间距离LW满足6mm2≤LW·SW≤20mm2,所述多孔金属网的进料宽度(日文:送り幅)W满足0.15mm≤W≤0.3mm。
根据本申请,使用厚膜的电极,能够实现放电性能优异、能量密度高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由多孔金属网构成的集电体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图1的多孔金属网的制造中使用的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的一部分的截面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电池为具备:正极、负极、介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间隔件、和非水电解液,且正极、间隔件和负极卷绕成螺旋状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及多孔金属网。正极的厚度为0.8mm以上且3mm以下。
多孔金属网是指,在金属板上划开多个切缝并进行拉伸,形成多个开口从而形成为网眼状(例如,菱形图案)而得者。多孔金属网的网孔是指网眼。多孔金属网的中心间距离是指网孔的中心位置彼此的距离。
若多孔金属网的壁厚T或进料宽度W小,则在正极合剂的压接时芯材部分(骨架)容易断裂。另外,电阻变高、集电性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增大壁厚T或进料宽度W,可抑制正极合剂的压接时的芯材部分(骨架)的断裂。然而,若增大壁厚T或进料宽度W,则多孔金属网的刚性变高,有时难以卷绕电极来制作电极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7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