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供给系统和为高压燃气喷射发动机供应燃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36032.5 | 申请日: | 202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R·施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克哈特压缩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2 | 分类号: | F17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许峰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供给 系统 高压 喷射 发动机 供应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为高压燃气喷射发动机(2)供应储存在液化气罐(3)中的、尤其是液化天然气罐中的气体的燃气供给系统(1),包括能与液化气罐(3)流体连通地连接的高压泵(5),以将液化气(F1)从液化气罐(3)供出并将其压缩成高压液化气,包括其中布置有高压热交换器(13)的冷凝器(6),包括高压蒸发器(7),它经由高压热交换器(13)与高压泵(5)流体连通地连接并且布置在冷凝器(6)的下游,其中高压蒸发器(7)将高压液化气转变成高压燃气,且高压燃气被送到位于高压蒸发器(7)下游的高压燃气喷射发动机(2),包括能与液化气罐(3)流体连通地连接的压缩机(9)以从液化气罐(3)供出蒸发气(F2),其中压缩机(9)在下游经由导入单元(15d)与冷凝器(6)的内腔(6d)流体连通地连接以将蒸发气(F2)导入内腔(6d);以及包括在上游与高压泵(5)流体连通地连接的凝结核发生器(10),其中如此设计凝结核发生器(10),即,它从高压液化气中产生液化气液滴(10a),这些液滴作为凝结核,其中凝结核发生器(10)将凝结核导入内腔(6d),以通过凝结核促进导入的蒸发气(F2)冷凝,从而从中形成液化气(F1),且在冷凝器(6)中形成的液化气(F1)被导入高压泵(5)和/或液化气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压缩机(9)上游的热交换器(8),该热交换器与供入的蒸发气(F2)热交换,且凝结核发生器(10)能在上游与热交换器(8)流体连通地连接且紧接着连接至高压泵(5),从而使热交换器(8)与所供入的高压液化气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布置在压缩机(9)上游的热交换器(8),其与供入的蒸发气(F2)换热,且其中压缩机(9)在上游又与热交换器(8)流体连通地连接,从而热交换器(8)与由压缩机(9)压缩的蒸发气(F2)换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蒸发气(F2)经导入单元(15d)从上方进入冷凝器(6),高压热交换器(13)在冷凝器(6)内部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如此布置高压热交换器(13),即,高压液化气在高压热交换器(13)内从下向上地流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凝结核发生器(10)具有至少一个高压喷嘴,优选喷嘴直径在1-1000微米、尤其优选在5-500微米范围内的高压喷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如此布置凝结核发生器(10),即,由凝结核发生器(10)产生的凝结核(10a)被导入冷凝器(6)的内腔(6d)中的冷凝部分(6a),其中该内腔(6d)具有冷凝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中如此布置凝结核发生器(10),即,凝结核沿液化气(F1)流动方向沿高压热交换器(13)的前二分之一的冷却管道、优选前三分之一的冷却管道进入冷凝器(6)的内腔(6d)。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用于暂存蒸发气(F2)的储存容器(14)布置在液化气罐(3)的下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高压泵(5)包括至少第一高压泵(5a)和第二高压泵(5b),其中第一高压泵(5a)与凝结核发生器(10)流体连通地连接,并经由高压热交换器(13)与高压蒸发器(7)流体连通地连接,且其中第二高压泵(5b)旁路过高压热交换器(13)与高压蒸发器(7)流体连通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供给系统(1),其特征在于,第一高压泵(5a)与液化气罐(3)流体连通地连接以供出液化气(F1),且第二高压泵(5b)与冷凝器(6)的出口(6e)流体连通地连接以将积聚在冷凝器(6)中的液化气(F1)导入第二高压泵(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克哈特压缩机股份公司,未经伯克哈特压缩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60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使用应变传感器对风能设备进行过载保护
- 下一篇:用于化妆品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