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弹性变形区段的复合缝合针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27914.5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R·J·坦豪瑟尔;F·R·小茨查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惜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宏宇;杨忠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变形 区段 复合 缝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构造用于穿过在微创外科手术中使用的较小插管的复合缝合针,该复合缝合针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弯曲细长主体。该弯曲细长主体具有近侧端部和带有尖的末端的远侧端部。该复合缝合针包括覆盖该弯曲细长主体的护套。该护套是弯曲的,以便适形于该弯曲细长主体的形状。该护套由比该弯曲细长主体更具弹性的材料制成。该弯曲细长主体的该尖的末端朝远侧延伸超过该护套的远侧端部。该弯曲细长主体由不锈钢制成,并且该护套由比该细长主体更具弹性的材料诸如镍钛诺制成。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整体涉及外科手术和外科手术工具,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制备和使用穿过管腔诸如与套管针和插管(下文称为插管)相关的管腔的弹性缝合针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外科医生使用管腔诸如插管将外科手术工具诸如缝合针定位在手术部位处。可穿过插管的缝合针的尺寸受到插管中开口的尺寸的限制。在许多情况下,外科医生期望使用较大的弯曲缝合针(即,具有大于插管开口可容纳的曲率的缝合针)来闭合外科伤口并修复解剖特征结构,然而,难以使较大的弯曲缝合针穿过较小的插管。
在微创外科手术(MIS)期间通常使用5mm插管,然而,外科医生不能使较大的缝合针穿过5mm插管,因此迫使其仅使用较小的缝合针。较小的缝合针不太理想,尤其是因为它们通常需要外科医生使缝合针和缝合线更多地穿过组织,这延长了外科手术时间并且可能使外科医生懊恼。使用较小的针还可产生使伤口或解剖特征结构处于裂开风险的咬合距离。
使用较小缝合针的另一个缺点是较大尺寸的缝合线不能容易地附接到较小缝合针。这常常迫使外科医生使用比缝合操作所需尺寸更小的缝合线。因此,当细小或较小尺寸的缝合线以较小的咬合尺寸穿过组织时,可产生奶酪线效应,由此缝合线切穿其旨在保持的组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已取得进展以提供由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超弹性合金制成的缝合针,这使得弯曲的缝合针能够被拉直以用于穿过插管。当将超弹性缝合针从插管的另一端移除以用于手术部位时,针的形状记忆特性使其返回到初始弯曲形状。
通常称为镍钛诺的合金经常用于制造超弹性缝合针。然而,由镍钛诺制成的缝合针可能非常难以加工,这导致经常向顾客收取的高生产成本,并且这可基本上限制对微创外科手术采用镍钛诺缝合针。
此外,存在与将缝合线固定到镍钛诺缝合针的缝合线附接筒相关联的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镍钛诺针的缝合线附接筒在型锻步骤之后回弹的趋势,这导致缝合线和镍钛诺缝合针之间形成弱附接。
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缝合针,该改进的缝合针表现出弹性,使得较大的缝合针可穿过相对较小的插管(例如,5mm插管)以用于外科手术中。还需要可穿过较小插管并且不塑性变形的缝合针。此外,需要制造主要由不锈钢制成的较大缝合针的系统、装置和方法,该较大缝合针可弹性变形以穿过相对较小插管以用于微创外科手术。
发明内容
将弯曲缝合针引入微创外科领域是具有挑战性的。当弯曲缝合针通过具有管腔的装置(诸如插管)引入时,弯曲缝合针的尺寸通常被限制为小于插管内径的轮廓。通过较小的插管引入较大的针的一种方式是将针挠曲或弯曲成将配合在插管内径内的轮廓。然而,这通常导致弯曲缝合针经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这需要在缝合针进入手术部位之后且在其可用于缝合之前将其重新成形。
另一种方法是制造完全由超弹性材料诸如镍钛诺(即,由镍和钛制成的金属合金)制成的缝合针。然而,在这样做时,所得的缝合针不如由更常用的材料(例如,455、420、300系列合金或定制合金诸如钨铼合金)制成的缝合针坚固,并且因此缝合针对于随后的缝合程序不是最佳的。此外,在镍钛合金缝合针的加工中存在大量挑战,包括点磨削、曲线设定、钻孔、电抛光和缝合线附接。克服上述挑战的尝试通常会导致生产质量差和/或成本高的缝合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惜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惜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7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