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7761.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弘将;西川平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40;H01M4/66;H01G11/06;H01G11/30;H01G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朝鲁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解质蓄电 元件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具备:含有包含金的锂合金和锂金属的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上述负极具备具有金属箔的负极基材和被覆该负极基材的涂覆层,上述金属箔以铜、镍或不锈钢为主成分,上述涂覆层以金为主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因此多用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般具有由隔离件进行电隔离的一对电极和介于该电极间的非水电解质,通过在两电极间进行离子授受而进行充放电。另外,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也已经广泛普及。
近年来,为了实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高容量化,不断要求负极的高容量化。锂金属与现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物质而广泛使用的石墨相比时每单位质量的活性物质的放电容量明显大。即,每单位质量的石墨的理论容量为372mAh/g,每单位质量的锂金属的理论容量为3860mAh/g,明显大。因此,提出了一种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参照日本特开2011-124154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4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负极含有锂金属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中,存在充电时在负极表面以树枝状析出锂金属的情况(以下,将成为树枝状形态的锂金属称为“枝晶”)。该枝晶在随后的放电时由于负极表面的锂金属溶解而变得易于电绝缘,因此有可能导致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库伦效率变低。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负极含有锂金属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库伦效率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其具备:含有包含金的锂合金和锂金属的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上述负极具备具有金属箔的负极基材和被覆该负极基材的涂覆层,上述金属箔以铜、镍或不锈钢为主成分,上述涂覆层以金为主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二个以上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且具备一个以上的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和蓄电装置,能够在负极含有锂金属的情况下提高库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集成多个而构成的蓄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3是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首次充电后的X射线衍射图。
图4是实施例的首次充电后的负极表面的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图像。
图5是比较例的首次充电后的负极表面的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的概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具备:含有包含金的锂合金和锂金属的负极,正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上述负极具备具有金属箔的负极基材和被覆该负极基材的涂覆层,上述金属箔以铜、镍或不锈钢为主成分,上述涂覆层以金为主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7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电力半无源相对六自由度跟踪
- 下一篇:用于治疗酸性神经酰胺酶缺乏症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