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成型体、多层结构体和包装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23023.2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小室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B32B27/18;B32B27/28;B32B27/32;B65D1/00;B65D65/40;C08K5/09;C08K5/098;C08L23/06;C08L23/12;C08L23/26;C08L25/06;C08L29/04;C08L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成型 多层 结构 包装 | ||
作为得到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物的树脂组合物,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A)、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B)、乙烯含量20~60摩尔%的乙烯‑乙烯醇系共聚物(C)、乙酸和/或其盐(D)、碳数3以上的脂肪族羧酸(E)、为上述脂肪族羧酸(E)的金属盐的脂肪族羧酸金属盐(F),上述(A)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的总和为66~99重量%、上述(C)的含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的总和为0.1~25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乙烯含量20~60摩尔%的乙烯-乙烯醇系共聚物(以下,有时称为“EVOH”),更详细而言涉及机械强度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往,包含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代表的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层、以及阻气性优异的EVOH所形成的层(以下,有时简记作“EVOH层”)的层叠体被成型为薄膜、片、杯子、托盘、瓶子等,运用其特性而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等被商品化。使用这种包含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层和EVOH层的层叠体来制造上述成型物时,产生废料,端部等不需要的部分、不良品、或者将其成型物用于各种用途后的灰尘等废料。上述废料上升至原来的层叠体的30~50%(面积比)。因此,回收该废料进行熔融成型,有时将其回收物作为再利用层(为所谓再研磨层,本发明中将该再利用层有时称为“再研磨层”)再利用于层叠体的至少1层中。
另外,近年来,用于削减废弃塑料垃圾的活动活跃化,有时将自一般家庭排出的上述成型物所形成的使用过的容器的废弃物回收并熔融成型,作为薄膜、片、杯子、托盘、瓶子等再利用成型体再利用。这种再生技术在废弃物削减、经济性的方面在产业上是有用的,已经被实用化。
然而,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与EVOH的相溶性差,因此,将具有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层和EVOH层的层叠体的回收物进行再熔融而作为再研磨层、再利用成型体再利用时,熔融时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与EVOH容易引起相溶性不良。例如在制造成型物时发生眼眵,成型物中有时发生鱼眼、开孔,或另外,在表面产生波纹图案等成为外观不良的原因。
因此,为了改善作为上述眼眵发生、外观不良的原因的相溶性,已知如下技术:将乙烯含量高的乙烯-乙酸乙烯酯系共聚物(以下,有时称为“EVA”)皂化物共混(参照专利文献1~3)。
上述乙烯含量高的EVA皂化物具体具有乙烯含量为70摩尔%以上、与聚烯烃的相溶性高的特征。
相对于此,前述EVOH也是EVA皂化物,但具有乙烯含量为20~60摩尔%、阻气性优异的特征。
本发明人尝试了上述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方法,结果发现:这些技术针对伴有不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与EVOH的低相溶性的问题,得到了相对良好的结果,但是存在得到的再研磨层变色为黄色、红色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人为了抑制这种变色,还尝试了减少乙烯含量高的EVA皂化物的含量的方法,但增容效果降低,伴有相溶性不良的问题(机械强度的降低)的改善变得不充分,因此,寻求进一步的改善。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改质再研磨层的相溶性不良的改质剂,还提出了将并用了EVA与乙烯含量高的EVA皂化物的树脂作为基础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4)。然而,即使使用该树脂组合物,针对上述机械强度降低问题,也还尚有改善的余地。
另外,为了改善作为上述机械强度降低的原因的相溶性,已知如下技术:将以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为代表的含有极性基团的热塑性树脂共混(参照专利文献5)。然而,即使使用该树脂组合物,针对上述机械强度降低问题,也还尚有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150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7254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3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