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力气体轴承、包括该推力气体轴承的离心式压缩机以及包括该离心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22984.1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川;田中孝一;西村公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C27/02 | 分类号: | F16C27/02;F16C37/00;F16J15/40;F04D29/056;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丹;欧阳柳青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气体 轴承 包括 离心 压缩机 以及 制冷 装置 | ||
冷却流路(67)包括第一流路(61b)和第二流路(62b)。所述第一流路(61b)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座部(61)的轴向一端侧,并且从该第一基座部(61)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延伸。所述第二流路(62b)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座部(62)的轴向另一侧,并且从该第二基座部(62)的外周侧向轴心侧延伸。所述第二流路(62b)位于所述第一流路(61b)的下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力气体轴承、包括该推力气体轴承的离心式压缩机以及包括该离心式压缩机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包括冷却机构的推力轴承已为人所知。这种推力轴承例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推力轴承中,从流路被引入的冷却流体的一部分流入第一收纳部内,该一部分冷却流体通过形成在轴承隔圈(bearing spacer)上的贯通槽而被引入轴承隔圈内。另外,剩余部分的冷却流体经由形成于底板的外表面(背面)的引导槽,通过径向轴承并将该径向轴承冷却后,从流路排出。此时,在轴承隔圈内形成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的流体流,因此被引入轴承隔圈内的冷却流体顺畅地流向推力轴承的内周侧(旋转轴侧)。并且,已到达推力轴承的内周部的冷却流体的一部分被形成在底板的外表面(背面)的引导槽引导而被再次引向推力轴承的外周侧,并与从流路被引入的冷却流体汇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70730号公报(特别是第0058~0060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推力轴承中,在底板的外表面上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流动的冷却流体流、和在底板的外表面上从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流动的冷却流体流共同存在。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冷却流体流阻塞不畅,可能导致其流动偏向轴向一侧的底板和轴向另一侧的底板中的任一者。在冷却流体流偏向其中一者的底板的情况下,就无法充分地对推力轴承进行冷却,从而可能导致推力轴承发生烧结。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能够高效地对推力气体轴承进行冷却。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推力气体轴承60,其包括凸缘部17、第一基座部61、第一气体膜形成部63、第二基座部62、第二气体膜形成部64和冷却流路67,所述凸缘部17固定在轴部15上,所述第一基座部61与所述凸缘部17的轴向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一气体膜形成部63形成在所述凸缘部17与所述第一基座部61之间,所述第二基座部62与所述凸缘部17的轴向另一端面相对,所述第二气体膜形成部64形成在所述凸缘部17与所述第二基座部62之间,所述冷却流路67供流体流动。所述冷却流路67包括第一流路61b和第二流路62b。所述第一流路61b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座部61的轴向一端侧,并且从该第一基座部61的轴心侧向外周侧延伸。所述第二流路62b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座部62的轴向另一侧,并且从该第二基座部62的外周侧向轴心侧延伸。所述第二流路62b位于所述第一流路61b的下游。
在第一方面中,流体依次流经第一流路61b、第二流路62b。因此,能够抑制流体向第一流路61b和第二流路62b中的一者偏流。其结果是,能够高效地冷却第一气体膜形成部63和第二气体膜形成部64。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所述第一方面的推力气体轴承60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流路61b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座部61的位于轴向一端侧的面上的第一槽61c。所述第二流路62b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基座部62的位于轴向另一端侧的面上的第二槽62c。
在第二方面中,通过使冷却用流体沿着第一基座部61和第二基座部62的外侧的面流动,从而能够间接地冷却基座部61、62内部的气体膜形成部63、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2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热回收增压冷却器
- 下一篇:皮肤改善用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