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层叠体和使用该光学膜层叠体的偏振板层叠体及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21014.X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5/00;G02B5/02;G02F1/1335;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胡玉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层叠 使用 偏振 显示器 | ||
1.一种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与偏振板(A)直接或间接地层叠而使用的显示器用的光学膜层叠体,
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器件,
所述偏振板(A)直接或隔着其他层(b)层叠于比所述显示面板器件更靠近视觉辨认侧的位置,
所述光学膜层叠体中,反射偏振片层与扩散元件层直接层叠或隔着其他层(a)层叠,
所述扩散元件层配置于比所述反射偏振片层更靠近视觉辨认侧的位置,
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直接或隔着其他层(c)层叠于所述偏振板(A)的视觉辨认侧,
所述光学膜层叠体以所述偏振板(A)的透射轴与所述反射偏振片层的透射轴成为0±30°或180±30°的关系的方式配置,
所述反射偏振片层反射与所述偏振板(A)的透射轴正交的偏振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偏振片层包含第一聚合物层和第二聚合物层,
所述第一聚合物层或所述第二聚合物层中的任一者为萘二甲酸酯系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元件层为分散有微粒的扩散膜、分散有微粒的扩散粘着剂层、无纺布、表面具有凹凸的扩散膜、多孔质膜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元件层的雾度为40%以上且95%以下,全光线透过率为30%以上且88%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
根据JIS Z8722:2009标准在2°视野中测定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反射偏振片层侧入射的C光源的光透过光学膜层叠体向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扩散元件层侧射出的透射光(T1)后,在C光源下算出的透射Y值为20以上且50以下,
根据JIS Z8722:2009标准在2°视野中测定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扩散元件层侧入射的C光源的光被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反射偏振片反射并透过所述光学膜层叠体向扩散元件层侧射出的反射光(R1)后,在C光源下算出的反射Y值为40以上且8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层叠体在根据ASTM E313-73标准的分光测色计中的D65光源的不含正反射光方式SCE下的白色度WI值为45以上且90以下。
7.一种偏振板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层叠体和所述偏振板(A)的偏振板层叠体,
相对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反射偏振片层,所述偏振板(A)直接或隔着其他层(d)层叠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与扩散元件层相反的一侧,
所述偏振板层叠体以所述偏振板(A)的透射轴与所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反射偏振片层的透射轴成为0±30°或180±30°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板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偏振板层叠体,
根据JIS Z8722:2009标准在2°视野中测定从所述偏振板层叠体的偏振板侧入射的C光源的光透过偏振板层叠体向所述偏振板层叠体的扩散元件层侧射出的透射光(T2)后,在C光源下算出的透射Y值为15以上且40以下,
根据JIS Z8722:2009标准在2°视野中测定从所述偏振板层叠体的扩散元件层侧入射的C光源的光被所述偏振板层叠体的反射偏振片反射并透过所述偏振板层叠体向扩散元件层侧射出的反射光(R2)后,在C光源下算出的反射Y值为40以上且8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未经株式会社巴川制纸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210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发发射阻塞的增强半导体激光器
- 下一篇:抑制酪蛋白激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