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收集器以及这种热交换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09654.9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扬·格雷古斯-科拉尔;马丁·詹斯基;扬·拉热克;莱奥·绍姆豪斯特;扬·波维希尔;雅各布·萨加奇克;马雷克·布尔西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D1/053;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丽娜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热交换器 收集 以及 这种 | ||
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收集器(10),收集器(10)具有用于位于管板(16)上的突出部(14)的多个凹部(12),所述突出部作为压接连接的一部分被压入凹部(12)中,并且其特征在于,凹部(12)具有至少一个平台(18),所述至少一个平台与凹部(12)的至少一个边缘间隔开,使得形成自由空间(20)。一种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带有突出部(14)的管板(16),所述突出部邻接开口(22)并且被压入收集器(10)的凹部(12)中,并且其特征在于,与直接邻近突出部(14)的开口边缘(26)相邻的至少一个开口边缘(24)弯曲出开口(22)的平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收集器并且涉及这种热交换器。
在具有供流体流动通过的多个平行管的热交换器中,收集器与管板之间的连接部通常是关键点。管板通常具有多个开口,多个平行管通向所述多个开口。流体可以是例如在热交换器中被冷却的空气,该热交换器然后用作增压空气冷却器。所描述的管通向由管板与收集器形成的空间,使得空气在该空间处被“收集”。
替代性地,在具有多个板的热交换器中,在收集器与板之间设置有端板或顶板。供流体在其之间流动的板不一定连接至端板。在这一点上应该已经提到的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这种端板或顶板,并且在所有提到管板的地方,包括在专利权利要求中,端板或顶板意思相同。
收集器和管板通常借助于压接连接来连接,其中,管板的一部分被压入收集器的凹部中。所描述的压接连接可能构成薄弱点,这是因为增压空气的压力例如随着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而增加,并且因为还考虑将增压空气冷却器作为结构元件结合到空气扩散器中。这也导致了压接连接上的更大的应变。
背景技术
在图7中示出了目前常见的收集器10,其具有凹部12,形成在管板16上的突出部14(参见图8)被压入所述凹部12中。这在对于沿着收集器10的多个突出部14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这根据在图7中从左到右描绘的多个凹部12是明显的。
根据图8明显的是,与突出部14直接相邻的上开口边缘26(如根据附图)由于压接连接而变形。然而,对于与开口边缘26相邻的开口边缘24却不是这种情况。另外应当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开口边缘24、26与基本上平行于开口边缘26的开口边缘一起界定了开口22。开口边缘24基本上平行于下述方向延伸:收集器10和管板16在借助于压接连接被连接之前在该方向上接合(在图7中,基本上从顶部到底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根据图9明显的,特别地,相应的开口边缘24与开口边缘26之间的过渡或拐角代表下述位置:在该位置处,由于过度的变形而出现应力峰值,使得存在断裂的风险。
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器和一种设置有所述收集器的热交换器,所述收集器在与管板连接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方面得到改进。
该目的首先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中所描述的收集器来解决。
如上面关于现有技术已经描述的那样,该收集器具有多个凹部,设置在管板上的突出部作为压接连接的一部分压入所述多个凹部中。在这一点上应该指出的是,除非从以下说明清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否则上面所给出的关于现有技术的所有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的主题。
不同之处尤其在于,所描述的凹部具有至少一个平台,所述至少一个平台与凹部的至少一个边缘间隔开,使得产生自由空间。该自由空间基本上使得突出部或者管板的其上形成有突出部和开口的所谓的带状部能够更大程度地变形并压入收集器的凹部中。如下面关于管板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该变形尤其也发生在与直接邻近突出部的开口边缘相邻的开口边缘的区域中。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所述开口边缘之间的相应的过渡处产生上面关于现有技术所描述的点,使得可以显著降低该区域中的应力峰值并避免薄弱点。通过使开口边缘更大程度地变形,因此可以使曲率半径增大,这有助于降低应力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9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