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及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6841.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樋村敦司;八木健;奈良一孝;末松克辉;荒井恒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L2/08;A61M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医疗 装置 | ||
提供能够实现感染症抑制的医疗器械及具备该医疗器械的医疗装置。医疗器械10被植入体内来使用,具备具有开口部12a并保持药液的容器12和封堵开口部12a的软质部13,医疗器械10具备接受从外部传输的电力的受电部15和利用由受电部15接受的电力来出射光的发光部16,发光部16具有出射中心波长为600[nm]以上且1100[nm]以下的光的第1发光部16a及出射中心波长为400[nm]以上且480[nm]以下的光的第2发光部16b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入受试的体内来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具备该医疗器械的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中,为了向体内投放药液,使用主体部被植入体内的体内植入型的医疗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医疗器械减轻为了投放药液而必须频繁注射的患者的负担。医疗器械在主体部具有供注射针穿插的软质部。该软质部例如由有机硅橡胶等形成。并且,医疗器械经由软质部向药液容器注入药液。药液经由导管向血管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30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该医疗器械在植入患者体内后,需要定期穿刺注射针来注入药液。存在通过穿刺注射针而细菌在覆盖该医疗器械的皮肤及包含软质部的医疗器械内部等繁殖、发生感染症的情况,希望抑制该情况。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感染症抑制的医疗器械及具备该医疗器械的医疗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医疗器械被植入体内来使用,具备具有开口部并保持药液的容器和封堵上述开口部的软质部,上述医疗器械具备:受电部,其接受从外部传输的电力;和发光部,其利用由上述受电部接受的电力来出射光,上述发光部具有出射中心波长为600[nm]以上且1100[nm]以下的上述光的第1发光部及出射中心波长为400[nm]以上且480[nm]以下的上述光的第2发光部中的至少一者。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装置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发光部构成为配置在上述软质部的周围,且至少照射上述软质部的上表面。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发光部构成为配置在上述容器的主干部的周围或底部的周围,且至少照射上述容器的内部及上述软质部。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发光部至少具备上述第1发光部,从上述第1发光部出射的上述光的辐射照射量的范围在照射对象部位处为1.0~100.0[J/cm2]。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发光部至少具备上述第1发光部,上述第1发光部为出射中心波长为620[nm]、660[nm]、680[nm]、760[nm]或820[nm]的上述光的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在上述方案中,上述发光部至少具备上述第2发光部,从上述第2发光部出射的上述光的辐射照射量的范围在照射对象部位处为32~125[J/cm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医疗装置具备上述任一者的医疗器械和传输规定的电力的输电装置,上述医疗器械的受电部为接受从上述输电装置传输的电力的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主要能够实现感染症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医疗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医疗器械的侧剖面的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医疗器械的上表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6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