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5831.6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茜;郑席;杜鹏;谢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10/0525;H01M10/0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11798 | 代理人: | 向伟;李园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材料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提供了负极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其中,负极材料的颗粒包括核体和壳层;在核体的截面的20nm×20nm范围内孔径在0.4nm至5nm范围内的孔数量为5至100,从而在保证负极材料具有较高容量的同时保证了动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化学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进步,对其容量、电化学装置的动力学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为了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容量和动力学性能,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得到了一些改进,但还不能令人满意,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材料的颗粒包括核体和壳层;在核体的截面的20nm×20nm范围内,孔径在0.4nm至5nm范围内的孔数量为5至100。核壳结构有利于提高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并且减少核体内部孔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电解液的消耗。
一些实施例中,在核体的截面的20nm×20nm范围内,孔径在2nm至5nm范围内的孔数量为5至50。一些实施例中,在核体的截面的20nm×20nm范围内,孔径在2nm至5nm范围内的孔数量为12至50。保证负极材料具有较高容量的同时保证了动力学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一些实施例中,壳层位于核体的表面。一些实施例中,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壳层进行分析,在壳层的任意400nm2的范围内,孔径在2nm至5nm范围内的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5。不仅能提高离子的传导,还能兼顾克容量。
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满足如下(a)至(c)所示的至少一者:(a)壳层的厚度为10nm至200nm;(b)壳层的微晶片层的晶面间距为0.36nm至0.4nm;(c)壳层包括无定形碳。保证离子传输,提高动力学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满足如下所示的(d)至(h)至少一者:(d)在负极材料的光电子能谱中,在285.4±0.3eV、287.8±0.3eV和288.9±0.3eV的位置具有至少有一个峰;(e)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m2/g至10m2/g;(f)负极材料的粉末电导率为1×10-06μS/cm至9×10-08μS/cm;(g)在负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在18°至30°之间具有一个衍射峰,衍射峰的半峰宽为4°至10°;(h)负极材料的拉曼光谱中G峰和D峰的峰强比值IG/ID为0.6至1。
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满足如下所示(i)至(k)的至少一项:(i)负极材料的Dv10为1μm至5μm;(g)负极材料的Dv50为4μm至15μm;(k)负极材料的Dv90为13μm至30μm。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的Dv50为5μm至10μm。Dv10、Dv50和Dv90在合适范围,有效的改善离子在负极活性物质层内部的扩散,提高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快速脱嵌锂的能力。
一些实施例中,负极材料包括碳材料。碳材料可减少核体内部孔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电解液的消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离膜;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位于负极集流体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5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