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柔软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80005812.3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5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正义;中岛宏旭;篠塚翼;高松成亮;簔岛凉;福田知宽;片山和孝;有村昭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23/12;C08L23/08;C08K3/04;C08J5/18;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常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柔软 电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片状柔软电极,所述片状柔软电极具有热塑性弹性体和包含炭黑的导电材料,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热塑性弹性体在200℃下、剪切速度为60s-1以上且200s-1以下的低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为100Pa·s以上且800Pa·s以下,并且,在200℃下、该低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为在相同温度下、剪切速度为1000s-1以上且1220s-1以下的高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的4倍以下,
该炭黑的DBP吸收量为300cm3/100g以上,
所述片状柔软电极的厚度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苯乙烯含量为35质量%以下,
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含量为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整体设为100质量份的情况下的50质量份以下,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A型硬度计硬度小于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还包含石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柔软电极还具有A型硬度计硬度为80以上的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柔软电极的体积电阻率为10Ω·c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柔软电极用作静电电容传感器的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柔软电极具有网眼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柔软电极还具有选自脂肪酸以及脂肪酸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其特征在于,
在除了温度以外的相同条件下进行冲压的情况下,由下式(i)计算出的电阻比小于5,
电阻比=(在100℃下进行冲压的情况下的体积电阻率)/(在200℃下进行冲压的情况下的体积电阻率)…(i)。
12.一种片状柔软电极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片状柔软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状柔软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
弹性体组合物制造工序,在所述弹性体组合物制造工序中,制造如下弹性体组合物:所述弹性体组合物具有热塑性弹性体和包含DBP吸收量为300cm3/100g以上的炭黑的导电材料,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或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及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构成,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在200℃下、剪切速度为60s-1以上且200s-1以下的低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为100Pa·s以上且800Pa·s以下,并且,在200℃下、该低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为在相同温度下、剪切速度为1000s-1以上且1220s-1以下的高剪切区域中的熔融粘度的4倍以下;以及
成形工序,在所述成形工序中,将该弹性体组合物射出或挤出而成形为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58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