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液化二氧化碳制备干冰块的干冰块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干冰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180003754.0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真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太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1J3/03;C01B32/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吴瑛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液化 二氧化碳 制备 冰块 装置 方法 由此 | ||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化二氧化碳制备干冰块的装置、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干冰块,包括有关利用液化二氧化碳制备干冰块的如下特征,即,向形成有预定内部空间的气缸内部喷射液化二氧化碳,液化二氧化碳在内部空间固化并堆积在气缸下端,位于气缸上端的活塞通过下降而对预定内部空间加压,并对由活塞加压的固态的液化二氧化碳进行压缩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化二氧化碳制备干冰块的干冰块制备装置、制备方法及由此制备的干冰块。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被用作各个领域的冷却剂。干冰可以在大气压条件下升华并变成气体,升华点约为零下78.5度。这种干冰制成块状,用作冷却剂,主要在移动食品或药品时,根据移动距离将适量的干冰一同包装在储物箱中来进行移动。
这种干冰在制备时主要以颗粒形态制备之后,将颗粒二次再加工来压缩成型为干冰。由于通过这种制备工艺制备的干冰的最小单位是颗粒尺寸,因此在对被压缩的颗粒进行再压缩的过程中难以用颗粒填充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间。这导致制备的干冰密度降低,并且相对于干冰体积的升华时间相对缩短。
因此,近年来,为了食品配送或药品的配送效率等,在流通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较小体积的干冰,为此,当前正在研究与此对应的干冰制备方法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液化二氧化碳直接相变成固体干冰来制备的干冰块。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液化二氧化碳直接相变成固体干冰的方法。
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通过喷射液化二氧化碳而加压相变的雪状的液化二氧化碳来制造干冰的干冰块制造装置。
提供一种通过所述干冰块制造装置制造的干冰块。
提供一种通过所述干冰块制造装置制造干冰块的方法。
支撑座,其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形成为向上延伸,并且在其上端包括与上方对置的支撑板;第一壳体,其可以沿着支撑座的延伸表面而向支撑座延伸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二壳体,其在第一壳体向上移动时相互接触而形成保持气密性的压缩空间,并且为了将液态二氧化碳提供至压缩空间而形成与供给管线连接的供给孔;以及压力活塞,其穿过第二壳体,并且可以在压缩空间中进行往复移动,其中,压力活塞可以下降,使得压缩空间确定在16bar至20bar的压力范围内。
另外,在压缩空间内压力活塞接近支撑板,并且液态二氧化碳可以被加压。
第二壳体和支撑座是固定的,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和压力活塞的往复运动来被驱动。
第一壳体具有形成在与第二壳体接触的面上的凹槽,并且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密封部,而第二壳体可以在与第一壳体接触的面上包括具有与密封部对应形状的金属材料突起部。
支撑座,其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形成为向上延伸,并且在其上端包括与上方对置的支撑板;第一壳体,其可以沿着支撑座的延伸表面向支撑座延伸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第二壳体,其在第一壳体向上移动时相互接触而形成保持气密性的压缩空间,并且为了将液态二氧化碳提供至压缩空间而形成与供给管线连接的供给孔;以及压力活塞,其穿过第二壳体,并且可以在压缩空间中进行往复移动,其中,压力活塞接近支撑板且液态二氧化碳被加压,而压力活塞可以下降,使得压缩空间确定在16bar至20bar的压力范围内。
另外,所述第二壳体和支撑座是固定的,可以通过第一壳体和压力活塞的往复运动来驱动。
另外,第一壳体具有形成在与第二壳体接触的面上的凹槽,并且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密封部,第二壳体可以在与第一壳体接触的面上包括具有与密封部对应的形状的金属材料突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太斯株式会社,未经沃太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3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