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聚合物多元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80001905.9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7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佩德罗·佩雷斯巴伦西亚;何塞·安东尼奥·卡拉索安古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普索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83/00;C08F212/10;C08F220/44;C08F220/48;C08G18/63;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苏虹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聚合物 多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聚合物多元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在第一反应器中通过使混合物聚合来制备中间体,所述混合物包含:(a)基础多元醇,所述基础多元醇的量为基础多元醇的总量的60重量%至100重量%,(b)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c)酰基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所述酰基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的量为酰基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的总量的50重量%至90重量%,和(d)预形成的稳定剂或大分子单体,所述预形成的稳定剂的量为预形成的稳定剂的总量的70重量%至100重量%,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量为大分子单体的总量的70重量%至100重量%;(ii)在第二反应器中使包含步骤(i)中制备的中间体、剩余的酰基过氧化物自由基引发剂部分、剩余的预形成的稳定剂部分或剩余的大分子单体部分、以及剩余的基础多元醇部分的混合物聚合;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仅添加到第一反应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聚合物多元醇,特别是具有高固体含量的聚合物多元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多元醇是大批量商业产品,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氨酯泡沫。聚合物多元醇包含在液体基础多元醇中的乙烯基聚合物的颗粒的分散体,其由选定的化合物例如丙烯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氯乙烯的原位聚合形成。在商业上,最重要的产品基于丙烯腈和苯乙烯。
多元醇中聚合物颗粒的存在赋予聚氨酯,特别是由多元醇制备的柔性聚氨酯泡沫各种期望的特性。特别地,聚合物颗粒在泡沫中用作增强填料和开孔剂。
聚合物多元醇通过分散聚合制备,其首先涉及由自由基引发剂的热分解导致的自由基的产生,其转而与乙烯基单体反应以形成增长的低聚自由基。根据其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当达到一定阈值分子量时,各低聚自由基会坍塌成凝聚态,产生吸引其他初级颗粒或已经存在的较大颗粒的初级颗粒。
通常,偶氮化合物和过氧化物用作引发剂。反应在80℃至130℃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单体在使其浓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为低的速率下添加到多元醇中。链转移剂通常用于控制基础多元醇的分子量和接枝(即引发剂与基础多元醇的反应)。
在聚合物多元醇的制造中通常发现的问题是获得同时具有相对高的固体聚合物含量和足够低的粘度以易于处理的聚合物多元醇。具有该特性组合的聚合物多元醇有利于由这样的聚合物多元醇生产的聚氨酯泡沫的特性。
高水平的分散聚合物颗粒(浓缩的聚合物多元醇)提供提高的增强和开孔。此外,高水平固体聚合物多元醇的生产提高了生产率,因为仅通过稀释浓缩产品就可以得到含有较少量的产品。
浓缩聚合物多元醇的一个问题是分散的聚合物颗粒趋于团聚,然后从连续多元醇相中沉淀出来,使其无法使用。因此期望以使颗粒团聚的趋势最小化的方式制备浓缩聚合物多元醇。
浓缩聚合物多元醇分散体的另一个问题是粘度随聚合物颗粒含量指数增加,这通常阻碍聚合物颗粒浓度达到粘度极限,因为发泡剂所使用的泵送设备通常不能在可接受的速率或以可接受的精度处理高粘度。
此外,聚合物多元醇不应包含可能影响泡沫机械特性的大颗粒(3至5μm),但也不应包含可能对粘度有害的小颗粒(0.5μm)。
为了提高聚合物多元醇分散体的稳定性并避免上述问题,通常使用稳定剂或分散剂。稳定剂类型(其可以由不同的分子形成)及其浓度可以决定颗粒尺寸和颗粒尺寸分布,此外,这影响产品粘度。
设计用于分散聚合的最成功的分散剂类型基于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其由两种基本的聚合物组分组成,一种在连续相中可溶,一种在连续相中不可溶。不可溶性组分或锚定基团与分散相聚合物相联系。它可能被物理吸收到聚合物颗粒中,或者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其在吸收后与分散相进行化学反应。
分散剂可以预形成或原位形成。在任何这些情况下,通常使用前体。这种前体也称为“大分子单体”(macromonomer或macrome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普索尔有限公司,未经雷普索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01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