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6639.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1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楼静先;楼芬娣;楼华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1 | 分类号: | F16D13/71;F16D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超高 应力 离合器 弹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涉及双离合器弹簧技术领域。该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包括膜片簧体,所述膜片簧体的内侧一体成型连接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分离指,多组分离指的端部均向膜片簧体的内侧中心点延伸且不接触,分离指呈倾斜设置,分离指与其内侧水平面的夹角为设定值,分离指的端部设置有内卷部。该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通过膜片簧体、分离指和内卷部的配合使用,利用圆滑结构设计的内卷部减小分离指端部与离合器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轻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能够提升端部的耐压支撑能力,降低端部出现破损、变形情况的可能性,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离合器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弹簧即膜片弹簧,传统的膜片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端部较窄且薄,端部容易磨损,而开口处由于材料强度不够容易产生变形或裂纹,实用性较差,使用寿命有限,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能够解决弹簧端部易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包括膜片簧体,所述膜片簧体的内侧一体成型连接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分离指,多组分离指的端部均向膜片簧体的内侧中心点延伸且不接触,多组分离指的端部之间围成可供变速器输入轴穿过的开口;
所述分离指呈倾斜设置,分离指与其内侧水平面的夹角为设定值,分离指的端部设置有内卷部,相邻两组分离指之间形成径向开槽,所述分离指与其内侧水平面的夹角的设定值为10°-20°,所述分离指和径向开槽均呈楔形,分离指的最小宽度为径向开槽的最小宽度的十分之一,径向开槽靠近膜片簧体与分离指连接处的部分连通设置有连接通孔。
优选的,所述分离指的中段设置有向膜片簧体底部延伸的凹陷部,凹陷部的宽度为径向开槽宽度的四分之一,凹陷部的长度为径向开槽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分离指的底部设置有导热翅条,导热翅条的两端部分别与内卷部的内壁以及凹陷部的外壁连接,增大双离合器弹簧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果和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径向开槽整体的支撑能力。
优选的,所述膜片簧体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支撑件,环形支撑件的高度小于分离指的高度,膜片簧体与环形支撑件一体成型连接,环形支撑件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多组散热孔,提升散热效果和效率。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环状凸缘,散热孔与环状凸缘一体成型连接,膜片簧体与环形支撑件以及环形支撑件与散热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能够提升膜片簧体整体的支撑能力,将压盘与膜片簧体分隔,避免压盘直接与膜片簧体接触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膜片簧体和分离指出现受压形变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通过膜片簧体、分离指和内卷部的配合使用,利用圆滑结构设计的内卷部减小分离指端部与离合器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轻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能够提升端部的耐压支撑能力,降低端部出现破损、变形情况的可能性,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2)、该新型车用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通过内卷部、凹陷部和导热翅条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大双离合器弹簧与外部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效果和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径向开槽整体的支撑能力,降低其出现断裂、变形情况的风险,环形支撑件、散热孔和环状凸缘的设置,能够提升膜片簧体整体的支撑能力,将压盘与膜片簧体分隔,避免压盘直接与膜片簧体接触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膜片簧体和分离指出现受压形变的情况,保证双离合器弹簧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6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