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玻幕墙用隐藏式吊杆系统及全玻幕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3881.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芶雅灵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隐藏 吊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全玻幕墙用隐藏式吊杆系统及全玻幕墙系统,属于玻璃幕墙领域,目的是优化玻璃肋的受力性能。包括玻璃肋、玻璃面板和驳接爪组件;还包括吊杆系统;吊杆系统的承重托片位于横向拼缝与竖向拼缝的交汇处,且承重托片沿其长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交叉口两侧的横向拼缝内,托举承重托片上方的玻璃面板;拉杆两端沿竖向拼缝延伸。通过将承重托片设置于横向与竖向拼缝的交汇处,承受上方玻璃面板的自重,并将玻璃面板自重荷载传递给拉杆,使玻璃面板自重部分或者全部通过承重托片和拉杆传递给建筑主体结构,玻璃肋承受部分玻璃面板自重或者完全不承受玻璃面板自重,避免了玻璃肋因承受较大不利偏心荷载而破损的风险,提高了全玻幕墙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幕墙领域,具体的是全玻幕墙用隐藏式吊杆系统及全玻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全玻幕墙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是:玻璃面板通过点爪夹具固定在玻璃肋上,水平荷载和重力荷载通过玻璃肋传递给主体结构。该结构因玻璃面和玻璃肋构成开阔的视野,使得建筑物室内室外空间达到最大程度的视觉交融,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玻幕墙的高度和跨度也逐步增大,若依旧采用传统的将玻璃面板的自重全部通过固定驳接爪传递给玻璃肋的结构存在以下弊端:
玻璃肋幕墙玻璃面板往往由于效果的需要,玻璃板块均为超大板块;并且由于规范的调整,导致玻璃面板有较高的配置要求,玻璃面板自重成倍增加,这就导致玻璃肋承受对其不利的较大偏心荷载,容易导致玻璃肋的破损。一旦玻璃肋破坏,玻璃面板将极容易随着玻璃肋的破坏而掉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维护更换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全玻幕墙系统的玻璃肋承受不良偏心荷载的问题,提供一种全玻幕墙用隐藏式吊杆系统及全玻幕墙系统,优化玻璃肋的受力性能,提高幕墙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玻幕墙用隐藏式吊杆系统,包括承重托片和拉杆;在承重托片的中心设置有沿其厚度贯通承重托片的安装孔,所述拉杆垂直于承重托片插接于安装孔内,并与承重托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承重托片与拉杆之间设置有纵横交错设置的纵向加强筋板和横向加强筋板;
所述横向加强筋板沿着承重托片长度方向设置,并沿承重托片宽度方向位于承重托片的中心线上,固定连接于承重托片与拉杆之间;
所述纵向加强筋板沿着承重托片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承重托片长度方向位于承重托片的中心线上,固定连接于承重托片与拉杆之间。
进一步的,在横向加强筋板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预留孔。
进一步的,在承重托片上设置有安装预留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沿其长度方向包括多节拉杆节段和位于相邻两节拉杆节段之间的转接段;多节拉杆节段的其中一节为插接于承重托片的本体段,其余拉杆节段为延长段;
各节拉杆节段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转接段为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管;拉杆节段与对应转接段螺纹连接。
全玻幕墙系统,包括玻璃肋、玻璃面板以及将相邻玻璃面板与玻璃肋相连接的驳接爪组件;沿竖向,上下相邻玻璃面板之间形成横向拼缝;沿横向,左右相邻玻璃面板之间形成竖向拼缝;还包括吊杆系统;所述吊杆系统的承重托片位于横向拼缝与竖向拼缝的交汇处,且承重托片沿其长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交叉口两侧的横向拼缝内,托举承重托片上方的玻璃面板;拉杆两端沿竖向拼缝延伸。
进一步的,在玻璃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向外的安全防脱槽,所述安全防脱槽安装于玻璃面板的内层玻璃与外层玻璃之间;所述吊杆系统的横向加强筋板插接于安全防脱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防脱槽为U形的铝合金型材。
进一步的,在承重托片上与玻璃面板的下端相对处安装有橡胶垫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3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烹饪装置及防凝结水滴落结构
- 下一篇:驱动轮组件、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