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主机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2417.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武;张超;宁立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龙莉苹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座舱 控制器 主机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主机安装结构,用于将域控制器主机安装于座舱控制台上,包括域控制器主机的主机壳体、座舱控制台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安装板和与所述主安装板相连的至少三个主固定臂,所述主固定臂的末端形成与所述座舱控制台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凸设于主机壳体的主安装面上至少三个安装柱、开设于主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安装柱对应配合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所述主安装面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柱抵触于所述主安装板以在所述主安装面和主安装板之间形成一散热间隙。本实用新型组装方便、安装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座舱,尤其涉及智能座舱中的域控制器主机的安装。
背景技术
由于整车电子电器的日益复杂,一个整车上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ECU进行控制,如此多的ECU错综交错,不仅带来了十分复杂的线束设计,而且逻辑控制也十分混杂,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随着这些年车载电子的发展,特别是高性能MCU在车载电子的使用。车载电子电器主要形成了功能“域”的架构,即Domain的架构。典型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分为动力总成,底盘控制,车身控制,ADAS,娱乐系统这5个主要的域。每个域有一个主要的高性能的ECU(这就是Domain Controller),负责处理域内的功能处理和转发。域内部一般使用低速总线,域之间使用高速总线或者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车载以太网互联。
这种域控制器相比传统的控制器需要更多的大功率IC和接口,且随着车机行业正向多功能化方向智能座舱快速发展,主流的平台为大功耗平台,对主机散热性能要求更高,故主机安装于智能座舱控制台时,既要平稳又要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常常在主控制台设置一个凹槽,将主机通过多个转接支架安装于该凹槽中,容易出现散热不好的问题。
参考中国专利CN202021531345,公开了一种车载娱乐主机的低成本安装结构,在壳体上设置套接孔,通过安装螺栓将壳体安装于整车的装配支架上,安装螺栓包括套接头和螺栓柱,安装时,需要将安装螺栓的套接头通过压铸的方式套接在套接孔中,然后将螺栓柱套接在整车的装配支架上。然而,一方面,该安装结构不但装配复杂,需要通过使用安装螺栓一端与壳体进行压铸组件,另一端与装配支架进行螺纹连接,装配复杂,且需要不同设备进行装配。另一方面,该车载娱乐主机安装好后,装配支架为独立设置的装配支臂,承载力有限,且使得安装好的车载娱乐主机晃动,安装稳固性差。
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域控制器主机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主机安装结构,安装快速、稳固,且结构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主机安装结构,用于将域控制器主机安装于座舱控制台上,包括域控制器主机的主机壳体、座舱控制台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主安装板和与所述主安装板相连的至少三个主固定臂,所述主固定臂的末端形成与所述座舱控制台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凸设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主安装面上至少三个安装柱、开设于主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安装柱对应配合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安装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的第二固定件,所述主安装面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主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柱抵触于所述主安装板以在所述主安装面和主安装板之间形成一散热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了一个主安装板分别从多个固定臂将主机壳体固定于座舱控制台上,安装结构稳固,不易变形晃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主安装板直接将主机壳体多点固定于上,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转接件。再一方面,所述安装柱凸设于所述主安装面上,并使得主安装面与所述主安装板直接具有一定间距,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散热效率高,且使得固定支架不会损害主机壳体的主安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2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