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51206.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萨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G11B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硬盘 外壳 组装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包括一端敞口的下壳体、固接在下壳体内部且用于安装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的安装柱、套设在安装柱上的缓冲套以及盖合在下壳体敞口端的上壳体;所述安装柱包括固接在下壳体内部的柱体、位于柱体一端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限位板以及柱体侧面伸出的与限位板配合形成卡槽的支撑板。本申请具有减轻移动硬盘震动受损、结构简单有效,安装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硬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电脑已进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千家万户,与电脑配合使用的移动硬盘因具有下载拷贝容量大、携带方便的优点,广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移动硬盘一般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相关技术中的移动硬盘由于摔落、磕碰等原因,会对元器件集成电路板造成震动受损,导致存储数据的丢失,给使用者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移动硬盘由于摔落、磕碰等原因,对元器件集成电路板造成震动受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结构,包括一端敞口的下壳体、固接在下壳体内部且用于安装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的安装柱、套设在安装柱上的缓冲套以及盖合在下壳体敞口端的上壳体;所述安装柱包括固接在下壳体内部的柱体、位于柱体一端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限位板以及柱体侧面伸出的与限位板配合形成卡槽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元器件集成电路板卡接固定在安装柱上支撑板和限位板的卡槽中,元器件集成电路板悬空架设在壳体内部,有效减少了元器件集成电路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触面积,当移动硬盘受到震动时,震动只能由安装柱传给元器件集成电路板;在安装柱上套设缓冲套,大大减少了由于移动硬盘的摔落、磕碰而传递到元器件集成电路板上的震动。且外壳组装结构简单有效,安装方便,提高了移动硬盘的组装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相对元器件集成电路板安装进卡槽的方向设置有倾斜过渡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设置有倾斜过渡面,在安装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的时候起到导向作用,更容易将元器件集成电路板嵌入限位板和支撑板的卡槽中,从而方便快捷的完成组装。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凸出的定位柱,所述安装柱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安装时定位柱伸入到定位孔中对上壳体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上壳体安装到下壳体开口端时,只需先将定位柱和定位孔对应插入,即可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安装定位,确定上壳体正确的安装位置,加快了移动硬盘外壳组装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设置在限位板的倾斜过渡面上,所述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后抵压在元器件集成电路板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壳体内部的定位柱穿过安装柱上定位孔且抵接在元器件集成电路板上,方便上壳体定位安装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元器件集成电路板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一端面设置有倒角,所述定位孔插入定位柱的一侧孔口处设置为锥形沉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上的倒角和定位孔处的锥形沉头都对两者的插入配合起到良好的安装导向作用,使操作者可以快速的实现上壳体的安装定位,进行组装。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内侧表面贴合有吸震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都贴合吸震层,在移动硬盘受到震动时,吸震层对硬盘外壳上的震动能量起到部分缓冲吸收的作用,减少了传递到元器件集成电路板上的震动强度,从而降低移动硬盘震动受损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萨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萨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51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