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及嗅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47838.X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7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吕均俊;瞿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郑强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联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8 | 代理人: | 孙小敏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混合 输送 装置 系统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的包括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及嗅辨系统,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气体输入装置、第一腔体、第二气体输入装置,而第一气体输入装置和第二气体输入装置可以均与第一腔体连接,这样,在第一腔体内可以实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混合;而由于第一腔体与第一嗅辨管路连接,而第二气体输入装置与第二嗅辨管路和第三嗅辨管路连接,这样,工作人员也就可以直接嗅辨第一嗅辨管路、第二嗅辨管路和第三嗅辨管路输出的气体,完成对气体的嗅辨,相较于传统的嗅辨方式,可以节约嗅辨所需的聚酯无臭袋,从而可以节约对气体嗅辨过程所需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气浓度检测分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及嗅辨系统。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陆续制定恶臭控制标准,并在恶臭污染调查、测试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已取得显著进步。其中,测试恶臭气体的臭气浓度一直以来也被人们广泛关注。
臭气浓度是根据嗅觉器官试验法对臭气气味的大小予以数量化表示的指标,用无臭的清洁空气对样品气体连续稀释至嗅辩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叫做臭气浓度。目前我国采用的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当中是以臭气浓度作为排放评价指标,对应的检测方法是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式比较臭袋法》。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试原理是在采样完成后24小时内使用清洁空气与样品气体进行不同倍数的稀释,然后由嗅辩员对稀释后的混合气体进行鉴别,选出三个袋子中有臭气的袋子,直到无法嗅辩为止,此时达到嗅辩员对该样品的检知阈值,通过对6名嗅辩员的嗅觉阈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到该样品的臭气浓度。
目前,在采集到样品气体之后,需要检测人员进行手动稀释配气,其操作方式为检测人员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抽取清洁空气和样品气体,并将抽取出的气体注入同一聚酯无臭袋中,以便嗅辨员对样品气体进行嗅辩,用此方法分析一个样品需要半个小时,费时费力,加上样品保质期短,导致许多样品不能及时分析,并且需要聚酯无臭袋,从而使得嗅辨过程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提供该公开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公开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及嗅辩系统,可以缩短稀释配气时间,从而可以提高配气效率,也就提升了样品检测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聚酯无臭袋的使用,节约成本。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混合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气体输入装置、第一腔体、第二气体输入装置;上述第一气体输入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上述第二气体输入装置通过第二管路与上述第一腔体连通;上述第一腔体与第一嗅辨管路连接,上述第二气体输入装置与第二嗅辨管路和第三嗅辨管路进行连接;上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嗅辨管路、第二嗅辨管路和第三嗅辨管路上均设置开关;其中,开关用于控制管路的开通与关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体混合输送装置还包括:转换连通阀;上述转换连通阀包括三个输入接口和三个输出接口,每个输入接口对应一个输出接口;上述第一嗅辨管路、第二嗅辨管路和第三嗅辨管路分别与上述转换连通阀的三个输入接口连接;上述转换连通阀的三个输出接口分别连接第四嗅辨管路、第五嗅辨管路和第六嗅辨管路;其中,上述转换连通阀工作,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的对应关系发生变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体混合输送装置还包括显示屏,上述显示屏与转换连通阀连接,其中,上述显示屏用于显示转换连通阀中的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腔体为包括活塞的腔体,上述气体混合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上述第一电机与上述活塞连接;其中,上述第一电机工作用于带动上述活塞往返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郑强,未经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7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大尺寸样品用FIB设备载台
- 下一篇:电池盖板及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