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救用自动加压氧气袋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40524.7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2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丽萍;赵玉军;顾文文;杨芃;赵静;李喆;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克雷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9 | 代理人: | 杨婷 | 
| 地址: | 25006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自动 加压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用自动加压氧气袋,包括卷筒和袋身,卷筒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卷筒的筒壁留有扁口,袋身呈矩形,袋身的四条边采用压边处理,共有两条长压边和两条短压边,袋身沿长压边的方向经过扁口穿入卷筒内,袋身位于卷筒内部的宽压边平行于转轴并与转轴固定连接,袋身位于卷筒外的宽压边连接出气管,两条长压边的表面平行于长压边固定设置导向条,扁口的两端固定设置导向块,导向块留有导向槽,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连接,两条长压边的位于卷筒外的末端表面固定设置阻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自动加压将袋体内的氧气快速挤出,出氧速度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一次性将袋内氧气全部挤出,并且袋身卷入卷筒的同时完成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氧气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救用自动加压氧气袋。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对于需要吸氧的病人,进行转运时,往往需要使用氧气袋给予供氧,但是对于缺氧症状明显的病人,普通的氧气袋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双手对氧气袋进行挤压,将其中的氧气排出,但双手挤压的面积较小,导致出氧速度较慢,无法满足病人的吸氧需求,病人感到氧流量太小,摄氧量不足,且不便将氧气袋内的氧气全部挤出,袋内残余的氧气便会浪费,袋内残余的氧气便会浪费,并且现有氧气袋在使用后收纳不方便。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氧气袋使用后压板增压的方式,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4970548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医用氧气袋加压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囊,保护囊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氧气袋,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框体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转轴的前端贯穿至框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凸轮,壳体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竖杆,竖杆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压板,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竖杆位于框体内腔一端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弹簧。
上述装置采用凸轮机构下压压板来实现氧气袋的加压,虽然解决了氧气加压的技术问题,但是其整个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体积大不易携带,并且在氧气袋压持后,不具备氧气袋的收纳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救用自动加压氧气袋,设置卷筒、电机、转轴和袋身,卷筒设置导向槽,袋身设置导向条,使装置可自动将氧气袋卷入卷筒内,卷入时便将氧气袋内的氧气挤压而出,出氧速度快,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一次性将袋内氧气全部挤出,并且袋身卷入卷筒的同时完成收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急救用自动加压氧气袋,包括卷筒和袋身,所述卷筒内平行于卷筒转动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与卷筒固定连接,所述卷筒的曲面筒壁平行于卷筒留有扁口,所述袋身呈矩形,所述袋身的四条边采用压边处理,共有两条长压边和两条短压边,所述袋身沿长压边的方向经过扁口穿入卷筒内,所述袋身位于卷筒内部的宽压边平行于转轴并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袋身位于卷筒外的宽压边连接出气管,电机工作便可带动转轴将袋身卷起,袋身逐渐被转轴拉入卷筒内,袋身内部的氧气便在扁口和转轴的挤压下通过出气管排出,不需人工挤压,出氧速度快,并且基本上能一次性将袋身内的氧气全部挤出,氧气残余浪费量少。
所述扁口的长度和袋身的宽度相等,防止袋身被拉入卷筒内时出现偏移而影响卷起。
所述扁口的两端固定设置导向块,所述两条长压边向外侧水平切入导向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两条长压边的表面平行于长压边固定设置导向条,所述导向块内壁留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条位于导向槽内并与之滑动连接,袋身进出卷筒时,导向条在导向槽内滑动,对移动中的袋身起到导向作用,保持袋身在进出卷筒时本身宽度方向的张紧度,有利于将氧气挤出,防止袋身褶皱。
所述扁口两端的开口高度对应导向条进行上下扩大,以供导向条通过扁口。
所述导向条使用高回弹金属丝制成,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阻力小,高回弹保证可反复卷曲,以便装置可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未经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40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