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沟混凝土半自动收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38199.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4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茜;贺陆明;沈涛;吴丹丹;石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沟 混凝土 半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沟混凝土半自动收面装置,包括移动及支撑系统、料斗和收面模板;移动及支撑系统包括两条导轨和一框架梁,两导轨分别设置在水沟两侧顶面,框架梁包括两根与两导轨平行的纵梁,两纵梁端部焊接两根主横梁,每根主横梁两端底部设两个沿两导轨行走的行走轮;料斗位于框架梁前端并支撑在两纵梁之间;收面模板位于框架梁的后端,收面模板的外壁面轮廓与水沟的内壁面轮廓相同,收面模板的两侧顶面间焊接多根辅助横梁,各辅助横梁两端分别与两纵梁焊接。本实用新型人工推动行走,采用整体模板进行收面,施工效率高,能保证收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涉及水沟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水沟混凝土半自动收面装置。
背景技术
U型截面的混凝土水沟在混凝土主体浇筑完成后,通常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人工涂抹收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混凝土收面质量不易保证,二是耗费大量人工,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沟混凝土自动收面装置,保证混凝土收面质量,并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沟混凝土半自动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及支撑系统、料斗和收面模板;所述移动及支撑系统包括两条导轨和一框架梁,两导轨分别设置在水沟两侧顶面,所述框架梁包括两根位于两导轨内侧并与两导轨平行的纵梁,两纵梁端部焊接两根主横梁,每根主横梁两端底部设两个支撑在两导轨上并沿两导轨行走的行走轮;所述料斗位于框架梁前端并支撑在两纵梁之间;所述收面模板位于框架梁的后端,收面模板的外壁面轮廓与水沟的内壁面轮廓相同,收面模板的两侧顶面间焊接多根辅助横梁,各辅助横梁两端分别与两纵梁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人工推动行走,采用整体收面模板,一次可对水沟整个横截面进行收面,施工效率高,且能保证收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及支撑系统、料斗和收面模板;所述移动及支撑系统包括两条导轨2和一框架梁,两导轨2分别设置在水沟1两侧顶面,所述框架梁包括两根位于两导轨内侧并与两导轨平行的纵梁3,两纵梁端部焊接两根主横梁4,每根主横梁两端底部设两个支撑在两导轨上并沿两导轨行走的行走轮5;所述料斗6位于框架梁前端并支撑在两纵梁3之间;所述收面模板7位于框架梁的后端,收面模板7的外壁面轮廓与水沟1的内壁面轮廓相同,收面模板7的两侧顶面间焊接多根辅助横梁8,各辅助横梁8两端分别与两纵梁3焊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沟施工时,在各辅助横梁上铺设垫板,一人站在垫板上操作料斗布料,两人分别在水沟两侧推动框架梁沿导轨移动(框架梁移动时料斗在前收面模板在后一起移动),收面模板在移动过程中对料斗布料的混凝土自动进行涂抹收面,一人手持抹子座在收面模板内,面朝后观察混凝土收面情况,发现有缺陷的地方随时进行修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8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墙柱木模板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筏板基础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