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元件及电子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30003.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刘小力;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马簪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元件 电子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元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元件包括:基体,为纵长结构且包括底端及与底端相背的顶端;及发热膜,设置于基体上,包括沿基体的纵长向依次布设的至少两个子发热膜;其中,各个子发热膜中位于顶端的子发热膜的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大于其余每个子发热膜的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并且,位于顶端且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最大的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小于其余每个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相当于,抽吸初始阶段通过顶端的高温区域快速烘烤形成气溶胶,之后再使各个区域的发热温度逐渐接近,以均匀充分地烘烤整个气溶胶生成基质,防止某一区域温度长时间过高而产生焦糊,且有效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加热元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例如可通过电子雾化装置对草本类或膏类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抽吸方式。
一般地,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利用加热元件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为受热后能产生气溶胶的基质材料。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元件存在气溶胶形成速度慢的缺陷,且为了提高气溶胶形成速度,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加热元体的高温区设置为靠近用户嘴部抽吸部分,而高温区的位置和体积固定,导致该处烘烤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容易焦糊,影响口感。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气溶胶形成速度,在加热初期为气溶胶生成基质提供较多的加热能量,也可提高气溶胶形成速度,但是因为初始加热能量较大而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碳化速度过快,有效口数变少,无法有效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
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加热元件在提高气溶胶形成速度时,容易导致局部焦糊,或者无法有效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元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在提高气溶胶形成速度的同时,避免局部焦糊,且有效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提高用户体验。
一种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包括:
基体,为纵长结构且包括底端及与底端相背的顶端;及
发热膜,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包括沿所述基体的纵长向依次布设的至少两个子发热膜;
其中,各个所述子发热膜中位于所述顶端的所述子发热膜的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大于其余每个所述子发热膜的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并且,位于所述顶端且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最大的所述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小于其余每个所述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
上述加热元件中,位于顶端的子发热膜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最大,在抽吸初期在顶端形成高温区域,以提高气溶胶的形成速度。并且,该初始发热功率最大的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最小,而其他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较大,通电一段时间后顶端子发热膜发热功率的变化量较小,底端子发热膜发热功率的变化量较大,可使顶端子发热膜和底端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逐渐接近,甚至底端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反超顶端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进而底端子发热膜可较快升温至与顶端子发热膜的温度接近,整个发热膜在纵长方向上可均匀发热。
如此,发热膜中的至少两个子发热膜最终均匀地加热雾化整个气溶胶生成基质,防止某一区域的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焦糊。同时,也不需要在加热初期,对气溶胶生成基质整体提供较大的加热能量,防止气溶胶生成基质整体碳化速度过快而减少有效口数,以充分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相当于,抽吸初始阶段通过顶端的高温区域快速烘烤形成气溶胶,之后再使各个区域的发热温度逐渐接近,以均匀充分地烘烤整个气溶胶生成基质,防止某一区域温度长时间过高而产生焦糊,且有效烘烤利用气溶胶生成基质,提高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底端至所述顶端的方向,各个所述子发热膜单位面积的初始发热功率逐渐增大,且各个所述子发热膜的发热功率变化率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30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