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24337.X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明;牛文峰;刘根廷;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余化鹏;邹玲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磷含氨 废水 预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反应及沉淀系统、污泥脱水系统;反应及沉淀系统包括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反应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反应池、第二沉淀池、中继池;所述污泥脱水系统包括两套污泥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泥口、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泥口连接;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脱水设备、滤液槽,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与出泥口,出料口与脱水设备的进料口连接,污泥浓缩池的出液口与滤液槽的第二进液口连接。上述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通过优化沉淀过程,使废水中的不同成分分别沉淀,并通过脱水设备高效截流,在后续处理前即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含磷含氨废水初步处理,且回收利用固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含磷含氨废水主要成分为NH4+、PO43-、SO42-,主要杂质为Fe3+、Mn2+、Mg2+、Ca2+、Ni2+、少量TOC(有机物),原水pH=1~4,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主要通过加入碱药剂NH4+调节pH,通过控制pH,分别沉淀出氢氧化铁、磷酸二氢钙、磷酸铵镁(鸟粪石)、氢氧化锰、氢氧化镍固体。
现有工艺技术可以通过分步调节pH得到不同的固体产品,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为了确保沉淀得到的固体产品能够回收利用需要控制沉淀物的杂质含量,沉淀过程不添加混凝剂、絮凝剂,而含磷含氨废水加氨水产生的固体较为细小不易沉淀。因此,不添加混凝剂/絮凝剂会导致沉淀过程不易控制,现有工艺路线采用的管式膜等方式还存在易污堵的问题;
2.含磷含氨废水的主要成分NH4+、PO43-为弱碱弱酸盐,原液为酸性。调节pH使用的药剂为氨水也为弱碱,通过加入弱碱来调节弱酸弱碱盐的pH,现有的方法监测pH变化,反馈氨水加药量存在控制上的难点,pH精确控制依赖人工经验存在较大偏差;
3.现有工艺路线预处理阶段仅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去除SS(悬浮物)并没有考虑微量有机物的问题,但是微量的有机物在后续的膜系统浓缩富集后会对膜系统性能产生影响,并对蒸发结晶系统的母液外排量产生直接影响。
授权公告号为CN104609630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磷酸铁废水处理回收装置及其方法,其中预处理阶段包括调节池、多个反应池和沉淀池压滤烘干系统、氧化镁加药装置、NaOH加药装置、NH4+/PO43-加药装置、氯化镁加药装置、磷酸铵镁加药装置;达标排放系统包括多个反应池、沉淀池、换热器污泥脱水机、FeCl3/PAC/PAM投加装置、硫酸投加装置。该技术方案加药量大,加药种类多,导致加药成本高、过程控制冗余复杂,沉淀的固体杂质含量高,固体资源化难度大。
此外,磷酸铁漂洗废水里含有钙、镁、锰、铁、镍等金属离子。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投加氢氧化钠将pH一次性调节至中性或碱性,将金属离子一次性沉淀下来,形成混合污泥。混合污泥成分复杂,不利于后续污泥的重新利用,多数情况下作为危废处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含磷含氨废水的处理工艺存在加药量大、加药种类多、过程控制冗余复杂,沉淀的固体杂质含量高等缺陷,提供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磷含氨废水的预处理系统,其包括反应及沉淀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化(浙江)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24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带加工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声乐辅助练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