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20981.X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6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唐晨光;赵海青;苗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海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胡正耀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板,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通风管道外侧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活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使所述导流管锁止于分流管上。该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使用时,热回收设备启动并驱使水流在水管、分流管和导热管内循环流动,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携带大量的热量导入通风管道内,在流经导热管时被导热管将热能吸收,水流流经导热管将热能吸收,再流回热回收设备,由热回收设备将热能吸收转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等。
根据专利号CN208091264U,公开(公告)日:2018-11-13,公开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第一余热交换体,所述第一余热交换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待加热物料的容纳腔和环绕所述容纳腔用于盛放待放热物料的环形腔,所述第一余热交换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腔相连通的充热管路,所述第一余热交换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该余热利用装置,在容纳腔内放置待加热物料,在环绕容纳腔的环形腔内放置待放热物料水蒸气,使水蒸气的热能传递至待加热物料,节约了水蒸气的热能,节约资源,减少了后期加热待加热物料所需的能源,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充热管路将水蒸气加入到环形腔内,通过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实现待加热物料的添加和排出,使余热利用装置便捷地完成工作。
目前对于热值较高的可燃垃圾,大多采用焚烧处理,焚烧会产生废气,而废气中携带有大量的热能,若直接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废气中的热能会消散到空气中,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旨在解决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板,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通风管道外侧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活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使所述导流管锁止于分流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包括隔热管以及与所述隔热管同轴心分布的水管,所述隔热管朝向所述分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分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抵推板,所述抵推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管朝向所述导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配合所述抵推板以使所述导流管锁止于所述分流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和所述连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管具体为铜管。
作为优选,所述抵推板具体为铸铁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安装时,将隔热管插到连接座上,使限位块沿着第一凹槽滑到底并挤压抵推板,随后转动隔热管,使限位块沿着第二凹槽移动至第三凹槽处并卡接入第三凹槽内,随后松开隔热管,压缩弹簧挤压抵推板使其抵触在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将限位块锁止在第三凹槽内,即安装完成;使用时,热回收设备启动并驱使水流在水管、分流管和导热管内循环流动,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携带大量的热量导入通风管道内,在流经导热管时被导热管将热能吸收,水流流经导热管将热能吸收,再流回热回收设备,由热回收设备将热能吸收转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海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海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20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吹塑料中空成型机自动锁模装置
- 下一篇:机械外骨骼及其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