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9979.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勇;高宏范;陈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干巷车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Q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严义秀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灯结构装置,包括: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后视镜镜壳本体、发光体异形密封圈、发光件小总成,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与后视镜镜壳本体通过两次注塑工艺注塑在一起,发光体小总成通过卡扣式连接直接装配在后视镜镜壳本体上,发光体小总成中发光体灯珠的光直接通过安装在发光体小总成中透明灯罩进行灯光传递;透明灯罩安装在线路板上面,线路板通过凹槽直接插在后视镜镜壳本体的内侧面;发光体异形密封圈固定在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上。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转向灯实现了去消了传统转向灯的导光条,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小型化,去消了繁琐的装配工艺流程,在后视镜内部的狭小空间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化,去消了繁琐的装配工艺流程,在后视镜内部的狭小空间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的汽车转向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的汽车采用了将转向灯装配在后视镜上的方法,作为汽车行驶的重要安全零件,国家对转向灯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随着对行驶安全、汽车美观、汽车风阻要求的提高,汽车后视镜转向灯也面临着向小型化,智能化等方向的转变。
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灯一般采用的装配方式主要是通过螺钉直接连接在汽车后视镜或者汽车侧面。在这个装配过程中,汽车转向灯是。基于汽车安全功能考虑,对于转向灯的装配精度要求非常的高。但是,一方面因为汽车反光镜与转向灯是两个单独零件装配,无论转向灯或反光镜装配精度再高,也无法完全解决转向灯与后视镜本身的装配累积误差。另一方面,汽车转向灯做为小总成零件,转向灯导光条与反光板之间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焊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存在着内应力及焊接变形。当这些累积误差与变形过大时,转向灯在长期使用中会产生变暗、变形、灰尘积累等各种问题,严重时甚至于影响到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去消了繁琐的装配工艺流程,在后视镜内部的狭小空间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的汽车转向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转向灯结构,所述汽车转向灯结构包括:
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后视镜镜壳本体、发光体异形密封圈、发光件小总成。
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与后视镜镜壳本体通过两次注塑工艺注塑在一起。
发光体小总成通过卡扣式连接直接装配在后视镜镜壳本体上,发光体小总成中发光体灯珠的光直接通过安装在发光体小总成中透明灯罩进行灯光传递。
透明灯罩安装在线路板上面,线路板通过凹槽直接插在后视镜镜壳本体的内侧面。
发光体异形密封圈固定在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发光体形型密封圈通过两次注塑工艺与后视镜镜壳透明本体的边框成为一个整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转向灯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转向灯实现了去消了传统转向灯的导光条,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小型化,本转向灯构构因为去消了导光条与反光板,实现了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去消了繁琐的装配工艺流程。传统转向灯需要将导光条与反光板进行焊接,然后焊接后的转向灯与反光镜还需要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本结构将上述装配过程全部去消掉,只需要将发光体小总成通过插接与反光镜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因为实现了小型化,在后视镜内部的狭小空间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而传统转向灯装配不具备此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中标号对应的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干巷车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干巷车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9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收集组件的沼气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自主控制测试平台的硬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