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柜防露管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7562.0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3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王光日;丁广龙;庄拥军;田健;王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澳柯玛智慧冷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1/04 | 分类号: | F25D21/04;F25D2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姜英昌 |
地址: | 26651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柜 防露管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柜防露管的固定结构,涉及制冷设备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柜口主体,柜口主体的内部连接有柜口内表面,柜口内表面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卡钩,卡钩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组件,卡钩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筋,卡钩的顶部设置有防露管,柜口内表面的底部另一侧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卡钩、第一加强筋、限位块和第二加强筋,通过向上抬起防露管使防露管穿过限位块与卡钩之间形成的类V形间隙进入到卡钩内,之后通过向下拉动防露管完成安装,当防露管向下受力时由于卡钩与限位块的间距小于管径,防露管无法从类V形间隙脱出而进入到卡钩的凹槽内,从而限制防露管脱落,方便快速安装防露管,同时有效避免后续防露管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柜防露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冷柜在使用时会运用到防露管,为便于将防露管固定在冷柜内通常会通过固定结构将防露管固定在冷柜内,固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U形卡子将管道卡住,第二种是在防露管的顶部、底部或两侧放置一个长方形垫片板,之后再垫片的两边将将螺栓拧紧以达到固定防露管的效果。
在固定防露管时通常采用U字形卡子或是螺栓配合垫片将防露管固定,U形卡子虽然固定能够对防露管的横向方位限位但不易对纵向方位限位,导致防露管容易脱落,螺栓配合垫片虽然能够对防露管的横纵两个方位限位,但是操作繁琐需要固定两个螺栓,当防露管的长度较长时需要较多的时间用于拧紧螺栓,不便于对防露管固定使用较为不便,且管道固定后在制冷设备工作时容易受到震动导致防露管与固定结构相互碰撞摩擦造成磨损,长期磨损容易导致防露管开裂影响使用寿命,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柜防露管的固定结构,以解决不便于固定防露管和防露管受到震动是容易与固定结构碰撞摩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柜防露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柜口主体,所述柜口主体的内部连接有柜口内表面,所述柜口内表面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卡钩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卡钩的顶部设置有防露管,所述柜口内表面的底部另一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上抬起防露管使防露管穿过限位块与卡钩之间形成的类V形间隙进入到卡钩内,之后通过向下拉动防露管完成安装,当防露管向下受力时由于卡钩与限位块的间距小于管径,防露管无法从类V形间隙脱出而进入到卡钩的凹槽内,从而限制防露管脱落,同时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设置对卡钩和限位块支撑从而增强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连接于卡钩外表面的第一保护垫,所述第一保护垫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保护垫的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二保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通孔对准卡钩的一端,之后通过将第一保护垫套在卡钩的表面从而对便于对防露管的外壁进行保护,配合第二保护垫使用有效减少防露管震动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呈三角形,且所述防露管于卡钩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上抬起防露管使防露管穿过限位块与卡钩之间形成的类V形间隙进入到卡钩内,之后通过向下拉动防露管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垫通过通孔与卡钩拆卸连接,且所述通孔与卡钩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保护垫套在卡钩的表面从而对便于对防露管的外壁进行保护,配合第二保护垫使用有效减少防露管震动时与固定结构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与限位块之间的间距小于防露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露管向下受力时由于卡钩与限位块的间距小于管径,防露管无法从类V形间隙脱出而进入到卡钩的凹槽内,从而限制防露管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澳柯玛智慧冷链有限公司,未经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澳柯玛智慧冷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7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加工用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板双向翻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