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6316.3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钟琴;林新;鲍玮;孙蒙;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王春云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生态 修复 功能 人工 湿地 水草 养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装置,具体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植物浮床和若干个穿设于植物浮床内部的固定桩,若干个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药液罐,所述药液罐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管,所述连管远离药液罐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有微孔增重球。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根据所需对植物浮床周边水草和水质等进行养护修复,利于水草生长,可对水体进行充气增氧,加快需要修复处湿地水体复氧速度,增强湿地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好地对湿地生态进行修复改善,且便于调节,装置的灵活适应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水草,也称为水生植物,一般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在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污染物的累积,使得湿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削弱了自然系统对水体的自净能力,河道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水生生物快速降低,水质逐步恶化,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水生植物对维持清水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常常在生态修复中被用于稳态转化,水生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水草养护十分重要。但被移植到生态修复处的水草,容易在水流等作用下离开该修复处,不利于植物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植物浮床和若干个穿设于植物浮床内部的固定桩,若干个所述固定桩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药液罐,所述药液罐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管,所述连管远离药液罐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有微孔增重球,所述植物浮床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钢绳,所述钢绳的底部设有管支架,所述管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增氧曝气管,所述植物浮床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若干个攀爬杆。
优选地,所述植物浮床包括第一浮床和第二浮床,所述第一浮床的内部穿套在第二浮床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浮床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连孔,且所述第一浮床和连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攀爬杆的外表面均设有抓附凸部,且若干个所述攀爬杆呈等距直线分布。
优选地,所述连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且所述微孔增重球位于植物浮床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凸块,且所述调节凸块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浮床和第二浮床上,且所述支杆和攀爬杆均位于增氧曝气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固定桩的底部设有尖锥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植物浮床可对水草等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水草在水流等作用下离开该生态修复处,使其定点修复,能有效根据所需对植物浮床周边水草和水质等进行养护修复,利于水草生长,还可对水体进行充气增氧,使其加快需要修复处湿地水体复氧速度,增强湿地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好地对湿地生态进行修复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63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六氟化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