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机用重型齿轮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6040.9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景龙;宁栋栋;刘庆锋;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06 | 分类号: | F16H1/06;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白贺;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重型 齿轮箱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机用重型齿轮箱,包括:输入轴,中间轴,长输出轴,短输出轴,输入轴用轴承,中间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长输出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短输出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偏心套,箱体,输入端盖,端盖,透盖,防转键,输入联轴器和输出联轴器;在输入轴设置对称的功能的段,通过转动装配结构的重新设计,进而可实现输入轴的工作段快速更换,以及各个啮合区间的快速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维修的轧机用重型齿轮箱。
背景技术
用于重型的大型型钢轧机齿轮箱如图1所示,由输入轴1',中间轴2',长输出轴3,短输出轴4,输入轴用轴承5,中间轴用轴承6',长输出轴用轴承7',短输出轴用轴承8',偏心套9',箱体10,输入端盖11',端盖12,透盖13组成。由电机驱动输入轴1',使其转动,其上的齿轮啮合通过中间轴2'传递,使得长输出轴3和短输出轴4转动,带动轧辊轧制型钢。
目前,国内冶金行业重型轧机齿轮箱领域,尤其型钢领域,由于输出力矩大,输入功率大,轧制过程中对轴承及齿轮啮合的冲击大,工作环境恶劣等情况,其上部件极容易损坏,但是钢厂生产任务重,无论是更换还是日常保养的难易度就显得尤为关键。传统的重型轧机齿轮箱结构设计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由于电机功率大,齿轮箱轧制过程冲击大,导致输入轴易损坏,而输入轴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强度很好,但是更换备件输入轴的话,轴承的拆装则极其复杂,经常会导致轴承损坏,或影响轴承寿命。
第二,由于整体齿轮箱经常会处在过载运行中,所以齿轮箱二级以后的载荷越来越大,导致轴承外圈刷圈,轴承刷圈导致偏心套磨损,使轴承损坏加剧。
第三,偏心套的安装影响齿侧隙及接触面,不更换偏心套增加齿轮磨损,影响设备寿命。频繁更换偏心套,又需要全线停产,开箱换套,并且偏心套调整不好,也会加剧齿轮磨损。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快速更换输入轴及减小偏心套磨损,提高减速机运行寿命,减少维护次数及维护难度的轧机用重型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轧机用重型齿轮箱,包括:输入轴,中间轴,长输出轴,短输出轴,输入轴用轴承,中间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长输出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短输出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偏心套,箱体,输入端盖,端盖,透盖,防转键,输入联轴器和输出联轴器;
上述输入轴包括:联轴器段Ⅰ、密封段Ⅰ、定位段Ⅰ、齿轮段Ⅰ、齿轮段Ⅱ、定位段Ⅱ、密封段Ⅱ和联轴器段Ⅱ构成;
齿轮段Ⅰ与齿轮段Ⅱ完全相同,其余各段关于中间截面对称,从而在齿轮段Ⅰ损坏的情况下,由于该轴上零件完全相同,只需要将输入联轴器拆下装在轴器段Ⅱ上,整个输入轴的轴装配前后互换;
上述长输出轴和短输出轴的转动装配形式一致,均由带防转槽的轴承、防转键和偏心套构成;其中,中间轴的装配为中间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偏心套定位销和偏心套构成;
中间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与偏心套装配后,将中间轴用带防转槽的轴承上的防转槽与偏心套上的防转孔对正,插入防转键;将整体轴装配落入箱体中,开始通过偏心套调整齿轮齿面接触及啮合侧隙,再打入偏心套定位销25,给偏心套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使其具有在不拆卸未损坏轴承的情况下,快速更换输入轴,且通过阻止轴承外圈异常蠕动刷圈来阻止偏心套的磨损,减少开箱维修次数,既节约了更换轴上零件的时间,又节约了维护成本,使得重型轧机齿轮箱更易维护,运行寿命更加持久可靠、稳定。从而保证重型型钢主轧机优良的生产能力。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6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嫁接固定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多场景适应的座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