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连接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415601.3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4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正 |
| 主分类号: | B62K25/02 | 分类号: | B62K25/02;B62M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贾宁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动摩托车 摇臂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连接壳,包括电机、连接壳、后摇臂、车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通过连接座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壳固定设置于电机的两端,所述后摇臂的一端与连接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和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后摇臂通过连接壳与电机连接,后摇臂与连接壳转动连接,后摇臂转动轴的轴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共线,因此在路面颠簸时,传动带的张紧力不会因为后摇臂的摆动而发生变化,可降低传动带脱落的风险,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连接壳。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是电动摩托车后悬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端连接车轮另一端与车架旋转连接,对于将电机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动摩托车来说,无法将后摇臂与车架的连接点设置在电机轴心的位置,这就导致后摇臂在上下摆动的过程中,传动皮带或者传动链条的张紧力始终在变化,从而影响传动皮带或者链条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连接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动摩托车的后摇臂连接壳,包括电机、连接壳、后摇臂、车轮和传动带,所述电机通过连接座与车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壳固定设置于电机的两端,所述后摇臂的一端与连接壳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和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和连接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靠近车轮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传动带穿过所述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为皮带或链条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设有4个,4个所述连接座均与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后摇臂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壳的中心处均设有一个轴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传动可靠性高,后摇臂通过轴承与连接壳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后摇臂旋转的轴线共线,使得摩托车在经过颠簸路面时传动带的张紧力不会随后摇臂的摆动而出现变化,从而使得传动更加平稳,避免传动带脱落而无法输出动力;
2.本实用新型中后摇臂通过连接壳与电机连接,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轮产生的振动通过后摇臂传递至连接壳再通过电机传递至车架上,增加了传递的环节,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提升舒适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后摇臂通过连接壳与电机连接在一起,避免在车架设置连接轴,从而节省车架区域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1是电机,2是连接壳,3是后摇臂,4是车轮,5是传动带,6是连接座,7是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正,未经刘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5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库水位防汛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构式对虾养殖网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