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410694.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1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伍国平;吴江;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钛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3/06;B23Q11/10;B23Q11/00;B08B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姜帆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件环口 倒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涉及环形件加工技术领域。该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倒角设备,两个所述倒角设备相对于底座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倒角设备相对一侧均安装有倒角头,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管。该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第一连接管内的冷却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管一端均固定连接的喷洒头将工作完成后的两个倒角头进行降温,解决了可以对工作完成后的两个倒角头进行降温,防止了两个倒角头再次进行工作的状态下,因为过热的原因造成两个倒角头损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具体为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属于环形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形锻件是锻造行业中的产物,锻件的一种类型,是金属坯料施加外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的要求变成合适的压缩力的环形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锻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环形锻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工业制品,环形锻件的应用领域有:柴油机环形锻件,船用环形锻件,兵器环形锻件,石油化工环形锻件,矿山环形锻件,核电环形锻件等等。
通常两个倒角头对中移动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转动对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的环形件进行环口倒角地加工,倒角完成之后再返回原位,由于装置上没有设置降温组件,无法对工作后的两个倒角头进行降温,使得两个倒角头再次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会因为过热的原因而造成两个倒角头损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两个倒角头对中移动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转动对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的环形件进行环口倒角地加工,倒角完成之后再返回原位,由于装置上没有设置降温组件,无法对工作后的两个倒角头进行降温散热,使得两个倒角头再次进行工作的状态下,会因为过热的原因而造成两个倒角头损坏的情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环形件环口倒角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顶部,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倒角设备,两个所述倒角设备相对于底座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倒角设备相对一侧均安装有倒角头,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顶部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固定连通有两个第二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均安装有喷洒头,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设置有抽吸筒,所述抽吸筒一侧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抽吸筒另一端设置有往复板,所述往复板一侧设置有凸轮,所述收集框与冷却水箱之间设有抽吸组件,冷却水箱的设置,是用来盛装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所述冷却水箱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板顶部,所述抽吸筒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第二支撑板的设置,是用来对第一连接管和冷却水箱的支撑。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相对于第一连接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抽吸筒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和抽吸筒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外侧安装有单向出水阀,两个第二连接管相对于第一连接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方式,便于两个倒角头处于原位时,两个第二连接管一端均固定连接的喷洒头便于对准两个倒角头。
优选地,所述抽吸筒与冷却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吸入管,所述第一吸入管两端分别与抽吸筒和冷却水箱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吸入管外侧安装有单向进水阀。
优选地,所述抽吸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抽盘,所述抽盘一侧固定连接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一端穿过抽吸筒内部一侧并与抽吸筒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杆一端与往复板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抽吸筒和往复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设置,起到弹性压缩和弹性复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钛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钛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410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面冲洗式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 下一篇:多源协同电源用电池自动分选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