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95438.9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洁晨;陈建;汪军;奚姗姗;龚明杰;刘程;杨明;周强;陈斌;杨小雨;成德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强化 复合型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体外部设置保温层,人工湿地从下往上设置有至少七层,依次为:沉淀区、第一沸石层、好氧厌氧层、第二沸石层、好氧层、混合基质层以及土壤层;在沉淀区和第一沸石层之间安装有加热装置;好氧厌氧层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好氧区、厌氧区以及出水区,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分别填充有好氧微生物填料和厌氧区微生物填料;在好氧区底部设置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复氧效果差、氮、磷、COD的去除率低、易堵塞及受温度影响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复氧能力高、脱氮除磷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可低温运行的污泥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来净化污染物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由人工基质、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组成,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来净化污水。其中人工基质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为水生植物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还可吸附部分污染物质;水生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富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还可输送氧气到根区,维持水力传输;微生物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来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人工湿地具有投资低、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及美化环境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广泛运用于污水厂尾水处理、生活污水、河流污染及暴雨径流等污染领域。
填料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负载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吸附去除污染物。湿地填料主要分为土壤、砾石、沸石、石灰石等天然材料,灰渣、高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副产品及陶粒、陶粒滤料、塑料等人造产品。填料的种类、孔径、比表面积、含碳量及填充方式等条件均会影响湿地的复氧能力、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合理的选择填料的种类和填充方式有利于提升湿地的复氧能力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但是,目前人工湿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湿地的供氧能力不足,填料的氧传质速率较低,导致微生物硝化能力受到限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差。(2)人工湿地主要依靠填料对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来净化污水的有机物和氮磷,但传统填料对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吸附量较少,导致微生物净化污水的作用有限,污水中氮、磷及COD的去除效果较差。(3)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填料负载的微生物量少,使湿地中游离的微生物量大,极易导致湿地堵塞。(4)人工湿地中植物和微生物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寒冷天气会影响微生物活性,降低湿地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炭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系统,包括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建造,人工湿地的池体内部侧壁和底面设置防渗层,池体外部设置保温层,人工湿地从下往上设置有至少七层,依次为:沉淀区、第一沸石层、好氧厌氧层、第二沸石层、好氧层、混合基质层以及土壤层;
在沉淀区和第一沸石层之间安装有加热装置;
所述好氧厌氧层内通过隔板分隔成三个区域,分别是好氧区、厌氧区以及出水区,所述好氧区和厌氧区内分别填充有好氧微生物填料和厌氧区微生物填料;
在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曝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分布有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下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上方还设置有三相分离器,在沉淀区下方设置漏斗型的污水收集区,所述污水收集区外端设置连通人工湿地外部的污泥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电阻丝和温控装置构成,加热电阻丝均匀分布在沉淀区和第一沸石层之间,并与温控装置电连接,温控装置通过外部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95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轴CNC自动上下料及多面切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