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电消除器的电极针插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84020.8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0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熊超;赵小飞;杨庆瑞;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04;H01R13/11;H01R12/58;H01R12/71;H05F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电 消除 电极 插件 | ||
一种用于静电消除器的电极针插件,属静电消除领域。设置一电极针插件本体;在电极插件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伸出臂组;在电极插件本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二伸出臂组;第一伸出臂组、第二伸出臂组分别包括四条伸出臂;所有伸出臂的前端成弯曲状,且朝向电极插件的轴心或中心轴弯曲;第一伸出臂组四条伸出臂前端的内壁,与电极针的表面弹性面接触,电极针插件的第二伸出臂组与高压焊针前端之间为弹性面接触式电连接。其采用多面弹性包裹式结构,增加了电极针插件与电极针或高压线路板之间的电接触面积,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可广泛用于静电消除装置的设计及制造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主动式静电消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消除器的电极针插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和半导体高度集成化的趋势逐渐加快,静电对其造成的危害变得更加严重。为避免对产品造成静电放电损坏,对静电消除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极针插件是静电消除器重要的电连接件,电极针插件设计结构的可靠性、合理性,对电连接性能和放电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最终的消电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针对放电针插件的结构研究也越来越精细和深入。
如图1、图1-1、图2中所示,现有电极针插件A的一端B与高压线路板进行连接和固定(在高压线路板上通常设置有“焊盘”(图2中以H来标识),B端在电极针插件内置弹簧C的作用下,与“焊盘”进行弹性触碰式接触连接,另一端通常设置有可供电极针插入的空腔D,用于容纳插入的电极针1;在空腔D的前端,设置有槽口E,用于接纳插入的电极针,在电极针和高压线路板之间建立起电连接关系,并为电极针的拔插式更换(电极针会随着其放电工作时间的递增而消耗,故需定期更换)提供便利。
从图1-1中可以看出,现有电极针插件与电极针的接触方式是点式或多点式接触,其与高压线路板G的焊盘H的接触方式是单面触碰式接触(见图2中虚线所标出的K部分)。明显地,电极针插件A与电极针的容纳性接触,主要来自槽口E,若将空腔D视为电极针的横截面的话,则电极针插件A与电极针的接触点主要发生在槽口于电极针的接触点F。
故现有电极针插件的结构形式以及电极针插件与高压线路板的连接方案,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现有电极针插件因与电极针是点接触方式,因此接触面积小,装配时易出现无接触或接触不良现象,造成接触电阻过大的问题。
2)现有电极针插件因与高压线路板焊盘是单面有压触碰接触方式,因此电极针插件因与焊盘的相互接触面积会受到接触压力和接触角度的影响;又由于加工和装配操作的原因,易出现由面接触变为点接触,甚至无接触现象,造成连接电阻过大的问题。
如何避免因加工和装配操作不当而带来的虚接触或无接触现象,既能保证电极针插件与电极针之间的接触良好,同时又能保证电极针插件与高压线路板之间的可靠连接,是确保电极针正常工作和静电消除器“消电”性能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静电消除器的电极针插件。其在电极针的容纳处和与高压线路板的接触处,设置有第一、第二伸出臂组,采用多面弹性包裹式结构,增加了电极针插件与电极针或高压线路板之间的电接触面积,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静电消除器的电极针插件,其特征是:
设置一电极针插件本体;在电极插件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伸出臂组;在电极插件本体的另一侧,设置第二伸出臂组;
所述的第一伸出臂组、第二伸出臂组分别包括四条伸出臂;
所有伸出臂的前端成弯曲状,且朝向电极插件的轴心或中心轴弯曲;
第一伸出臂组四条伸出臂前端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臂组后端的内径;
第二伸出臂组四条伸出臂前端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第二伸出臂组后端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4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元刀具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服装高效印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