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自由墙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83127.0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2;E04B2/14;E04B1/80;E04C1/00;E04F13/0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自由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由墙体,包括单元框格、门、窗、面层、顶紧开口固定卡;所述单元框格(1)由薄壁矩形钢管边框(1a)在端部切45°角彼此对焊,形成采用模数制的矩形框格,且单元框格(1)之间用连接片(1f)连接固定,在需要设置窗(2)、门(3)的位置,局部漏空相应尺寸的洞口,将橡胶窗密封带(2a)、橡胶门密封带(3a)用双面胶将窗(2)、门(3)固定在洞口位置;所述面层(4)用自攻螺钉(4a)固定于薄壁矩形钢管边框(1a);本实用新型工业化、标准化水平高,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墙体自重,提高使用面积等。轻便拆装,自由布置,随时调整、切换墙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室内装饰、景观园林工程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现有墙体通常厚度较厚,自重较大,功能单一,建造之后不能改变其空间位置和使用功能,也无法调整变换墙体的材料、色彩、装饰效果等。如果用户需要改变使用功能及空间组合关系,则必须凿除原有墙体重新砌筑,投资较高,工期长,并产生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自由墙体,实现多种功能的变换,提高空间组合的灵活性,塑造丰富的室内装饰效果。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类用户的要求,解决现有技术,墙体固定,功能单一等问题。同时减轻墙体自重、减小墙体厚度进而增加使用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自由墙体,包括单元框格、窗、门、面层、顶紧开口固定卡等。为提高工业化、标准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根据工程的开间、跨度、层高等尺寸,单元框格的长、宽尺寸均采用模数制;以基本模数M的整数倍确定单元框格尺寸,如:1M=0.3米,则单元框格的长度为1M、2M......n*M(n为正整数)。框格的厚度根据空间净空高度、墙体承受荷载、装饰艺术效果等情况确定。
优先的,所述多功能自由墙体,其单元框格,用薄壁矩形钢管制作成正方形框格,每边之间切45°角对焊成型,并在4切角处设置穿栓孔,各单元框格之间通过沉头螺栓及连接片彼此连接,形成墙体的骨架。
优先的,所述多功能自由墙体,将单元框格组装成墙体骨架后,可采用不同材料、不同色彩、不同质感、不同装饰效果的材料,安装于墙体骨架上,构成不同使用功能的墙体。如:在单元框格的2侧用自攻螺钉固定纸质石膏板形成面层;并在2面层之间填充玻璃丝绵做为隔声材料,即可形成内隔墙。再如:在单元框格的室内一侧,用自攻螺钉固定纸质石膏板形成面层;在单元框格的室外一侧,用自攻螺钉固定基层板,再依次安装保温层、粘结层、饰面层,即可形成建筑外墙。
优先的,所述多功能自由墙体,单元框格的组装形式非常灵活,并根据凭借这种组装形式,满足各种使用功能,同时塑造各类艺术风格和空间感受。如:在需要设置门、窗的位置,局部漏空形成与门、窗契合的洞口,然后在洞边设置橡胶密封带,并用专用胶将门边框、窗边框粘贴在洞边相应的单元框格上,进一步安装门梃、窗梃、玻璃或纱缦,即可在墙身上形成门、窗。同理,如果通过取消局部区格,可营造局部墙身的通透效果,塑造墙面的虚实对比;如果局部区格仅留框格骨架,并利用这些框格骨架摆放物件、器皿、饰品,即可形成局部的博古架。很显然,如果在景观园林中,采用类似手法,可以营造各种各样的景墙、小品。
优先的,所述多功能自由墙体,单元框格可以在平面中任意位置组合拼装,可以将一个房间分隔成若干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小房间,也可以将部分房间的墙体面层取消或局部取消,形成隔断或格栅,组织和疏导功能流线,体现出隔而不封,保持通透与连续的空间感受。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标准的高低、装饰等级的差异、室内艺术效果的不同,选择不同性能指标、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材料,构成千变万化的自由墙体。
由于目前墙体普遍自重较大、厚度较厚,功能单一、建造后不能移位和变换使用功能,也无法调整更换饰面材料,因此,无法满足由于用户更替或使用功能、空间组合、工艺流程、室内艺术效果等等诸多变化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83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理线的拉丝机卷绕装置
- 下一篇:矿用本安型数据采集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