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74734.0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莎;张渠;陈国英;徐贞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卓豫德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1 | 代理人: | 卢磊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患者 术后 肢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进而将患者的腿部放置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并通过魔术贴对患者腿部进行限位,两个支撑杆可以对患者的膝盖部位进行支撑,进而使用者旋动手轮,进而可以便于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滑动块和联动轴进行运动,从而便于带动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带动患者腿部进行伸曲动作的目的,同时节省患者体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和器具,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的发展给医学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在对于人体体表的治疗方式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来获得的,而是医疗器械产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使用期间帮助患者进行康复,在骨科患者术后,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运动,来对手术产生的后遗症进行康复,术后运动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但是由于患者腿部术后不能用力,进行需要外加装置对肢体进行固定,辅助患者进行运动,现有肢体固定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固定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伸曲动作,进而给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骨科患者术后肢体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连接处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的底端转动连接。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通过销钉分别与第一支撑架的端部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便于使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进行转动。
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通过销钉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便于对患者腿部的膝盖部位进行支撑。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和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层,四个所述第一缓冲层顶侧的外形均为内凹弧形,便于使用者的腿部放入。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的两侧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部均设置有魔术贴,便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限位。
可选的,两个所述导轨均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支撑架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滑动块通过联动轴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杆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患者的腿部进行伸曲动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支撑架顶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两个护栏可以便于对患者进行阻挡,第二缓冲层便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4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清洁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学分析实验用液体放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