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70825.7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7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周梦;马秋飞;陈英旗;曹楷;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71;H01M50/262;H01M50/503;H01M50/588;H01M50/593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李斯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组件和顶盖,上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上述电芯单元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壳体内,每个电芯单元顶端均设置有多个卡扣;上述顶盖盖设于上述壳体上,上述顶盖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上述定位孔与卡扣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解决了顶盖与电池模组主体结构连接问题并实现了稳定可靠的连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能源锂电池行业,电池模组的结构形式有很多,通常使用的电池模块为多个依次排列的电芯。
现有电池模组上盖固定方案为,将上盖固定在电池模组隔离板上,在这种安装结构中,隔离板仅依靠电芯极柱以及巴片进行限位,因此隔离板可以活动,从而造成固定在隔离板上的上盖也会活动,不仅使上盖连接不稳定,同时还会造成异响,影响使用。
这种安装结构也会导致上盖的固定依赖于隔离板,未来取消隔离板方案后,上盖将无法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顶盖与电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
壳体;
电芯组件,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上述电芯单元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于壳体内,每个电芯单元均设置有多个卡扣;
顶盖,其盖设于上述壳体上,上述顶盖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上述定位孔与卡扣一一对应卡接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上述卡扣包括:
卡扣本体,其下端连接于电芯单元顶端;
伞状的弹性件,其套设于上述卡扣本体的顶端,上述弹性件穿过上述定位孔并与该定位孔卡持。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顶盖开设定位孔处开设有沉槽,上述弹性件穿过定位孔后与沉槽底壁卡合。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芯单元上端面设有两个绝缘部和两个极柱,每个绝缘部套设于一个极柱;
每个上述电芯单元均设有两个上述卡扣,每个上述卡扣分别连接于一个上述绝缘部。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芯组件包括:
隔离板,上述隔离板设置于上述电芯单元与上述顶盖之间,上述隔离板开设有多个供上述绝缘部穿过的通孔;
多个巴片,多个上述巴片设置于上述隔离板与上述顶盖之间,多个上述电芯单元通过上述巴片连接以使多个上述电芯单元串联或并联,每个上述巴片连接在相邻的两个上述电芯单元中的一个电芯单元的正极极柱和另一个电芯单元的负极极柱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芯组件还包括两个汇流排,每个汇流排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未与巴片连接的极柱连接,每个汇流排的另一端向上述壳体外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隔离板的外沿开设有两个避让汇流排的避让槽。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包括:
两个侧板,相互平行设置;
两个端板,每个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的端部连接,两个上述端板的相对侧分别与邻近的上述电芯单元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芯单元通过导热粘合剂与上述端板和侧板粘接。
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上述侧板的两端均设有弧形部,每个上述侧板通过上述弧形部与两个上述端板的端部套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70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