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366704.5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博;苗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博;苗树林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78;F23G7/06;C02F1/00;F23G7/00;B30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雁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化工 排放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包括焚化炉与废液箱,所述焚化炉的一侧设置有分离机构,且所述焚化炉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气泵一与气泵二,所述气泵二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废液箱的顶面设置有投药口,且所述废液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泵一靠近过滤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芯,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外表面下端靠一侧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花洒,过滤箱的内部居中靠上端设置有隔板,且过滤箱内部靠下端滑动设置有水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实现固液分离,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污染废气的产生,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气体过滤结构,将焚烧产生的空气先过滤再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工业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是利用化学反应改变物质结构、成分、形态等生产化学产品的过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废料,需要通过处理装置对化工排放物进行有效处理,减小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本方案具体涉及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缺少固液分离结构,将废料全部倒入焚烧炉内部进行处理,影响到焚烧效率,同时可能产生更多的污染气体,其次,缺少有效的气体过滤结构,将焚烧产生的空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绿色化工排放物处理装置,包括焚化炉与废液箱,所述焚化炉的一侧设置有分离机构,且所述焚化炉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气泵一与气泵二,所述气泵二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废液箱的顶面设置有投药口,且所述废液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泵一靠近过滤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外表面下端靠一侧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花洒,过滤箱的内部居中靠上端设置有隔板,且过滤箱内部靠下端滑动设置有水箱,过滤箱的顶面靠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箱,分离箱的一侧靠上端与另一侧居中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以及导料管,分离箱的内部居中垂直设置有分离槽,分离箱的顶面与分离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气缸一以及气缸二,气缸二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气缸一的底端设置有挤压板,支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的一侧设置有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泵一与气泵二呈反向设置,且气泵一与气泵二的一端均与焚化炉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口与导料管均呈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导料管的一端与焚化炉贯通连接,水管呈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水管的一端与废液箱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挤压板均呈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支撑板与挤压板相适配,且支撑板与挤压板均和分离槽滑动连接,密封板呈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其密封板与分离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分离机构,将废料通过进料口导入分离箱内部,使其顺着分离槽落在支撑板顶面,同时挤压板向下移动,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而对废料进行挤压,使液体穿过支撑板内壁的滤孔落在密封板顶面,再通过水管导入废液箱内部,通过投药口对废液箱内部导入净化物,对废液进行净化分解,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实现固液分离,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污染废气的产生;
通过设置的过滤机构,过滤芯对废气进行一次过滤,同时废气进入过滤箱内部后,通过过滤花洒喷洒过滤喷液,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过滤,使有害物质随着过滤喷液落在水箱内部,净化过后的废气进过隔板的底部进入过滤箱的内部另一侧,然后通过出气口排出,通过有效的气体过滤结构,将焚烧产生的空气先过滤再排放,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博;苗树林,未经李文博;苗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66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弹簧组件及床垫
- 下一篇:一种模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