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62486.8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9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礼胜;张祥政;蒋金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隆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5K7/2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充电器 散热片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充电器零件技术领域,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包括:充电器弹片(1)、第一基座散热面(4)、第二基座散热面(5)、第一立式散热面(2)和第二立式散热面(3),充电器弹片与第一基座散热面连接,充电器弹片具有多个折弯结构沿第一基座散热面的垂直面延伸布局,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都与第一基座散热面垂直连接,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相对间隔设置,第二立式散热面介于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之间,且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垂直布局。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多个折弯实现充电接触功能,并且增加散热面积,一体化成型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充电器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
背景技术
现有共享充电器中,需要对充电宝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时间长、充电插拔频繁,会导致充电弹片的散热过于集中,引起局部温度过高,容易出现起火等现象,同时由于充电器内部空间小,无法实现快速散热,导致充电器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能够通过多个折弯实现充电接触功能,并且增加散热面积,一体化成型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包括:充电器弹片、第一基座散热面、第二基座散热面、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第一基座散热面与第二基座散热面通过折弯连接部连接,第一基座散热面和第二基座散热面平行设置,充电器弹片与第一基座散热面连接,充电器弹片具有多个折弯结构沿第一基座散热面的垂直面延伸布局,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都与第一基座散热面垂直连接,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相对间隔设置,第二立式散热面介于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之间,且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垂直布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多个折弯实现充电接触功能,并且增加散热面积,一体化成型降低成本,由于电接触的弹片与散热面不在一个面,散热面提供了多个面并经过折弯的连接,在实现散热的同时,提供固定在充电器本体上的固定功能,多个散热及固定面的布局将弹片及散热面紧凑集成在一起,并通过不同的面进行散热,保证了散热能够及时进行,同时也延长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机充电器的散热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手机充电器散热片,包括:充电器弹片1、第一基座散热面4、第二基座散热面5、第一立式散热面2和第二立式散热面3,第一基座散热面与第二基座散热面通过折弯连接部连接,第一基座散热面和第二基座散热面平行设置,充电器弹片与第一基座散热面连接,充电器弹片具有多个折弯结构沿第一基座散热面的垂直面延伸布局,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都与第一基座散热面垂直连接,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相对间隔设置,第二立式散热面介于第一立式散热面与充电器弹片多个折弯结构的延伸面之间,且第一立式散热面和第二立式散热面垂直布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多个折弯实现充电接触功能,并且增加散热面积,一体化成型降低成本,由于电接触的弹片与散热面不在一个面,散热面提供了多个面并经过折弯的连接,在实现散热的同时,提供固定在充电器本体上的固定功能,多个散热及固定面的布局将弹片及散热面紧凑集成在一起,并通过不同的面进行散热,保证了散热能够及时进行,同时也延长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隆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隆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62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环保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