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淡化高压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357619.2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4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鹏;王家斌;薛增旭;段江龙;张本营;钟英东;赵映宁;邹英杰;杨世强;张敏升;孙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041;F04D29/046;F04D29/06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晓惠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淡化 高压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后轴承箱和电机,所述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后轴承箱包括箱体、滚动轴承、轴承后端盖和轴承前端盖,轴承后端盖内设有密封设置的环形冷却腔,环形冷却腔沿着泵轴周向环绕设置,轴承后端盖上开设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冷却腔出液口,冷却腔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分别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泵壳上在泵壳的后端开设有循环出液口,在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循环进液口,循环进液口与吸入口相连通,循环出液口经自冷却进水管与冷却腔进液口相连通,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与循环进液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效果好、实现冷却水自循环、装配方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
背景技术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海水淡化用高压多级离心泵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其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是保证海水反渗透工艺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现有的海水淡化高压泵采用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前轴承箱、后轴承箱和电机,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吸入口,后端开设有排水口,泵轴设在泵壳内前端伸出泵壳与前轴承箱中的轴承相连接,后端穿出泵壳后盖经后轴承箱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泵壳后盖与泵轴的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泵壳内在泵轴上沿着泵轴的轴向间隔固定套设有叶轮,泵轴上在叶轮后侧设有导叶,导叶包括导叶片和导叶盘,导叶盘固定套设在泵轴上,导叶片沿导叶盘周向设置并固定在导叶盘上。
现有的高压泵存在的问题:一是泵轴在高速运转时,轴承处温度升高,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泵的效率和可靠性低;二是泵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轴承箱,整体结构复杂,且高压泵轴向尺寸较长,占地面积大。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对轴承箱进行降温的装置,经检索,CN2007200771071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泵轴承的冷却结构,泵轴设在轴承中,轴承与泵体内腔的连接端面上设置轴承压盖,泵轴从轴承压盖的轴心处穿过,轴承压盖内设置有冷却水容腔,轴承压盖上设置一个进水通道和一个回水通道,泵体上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道,通过设置冷却水容腔,利用冷却水带走泵端传递给轴承端的热量和轴承工作本身产生的热量。
此种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一是轴承压盖上虽设置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用于对轴承进行降温,但冷却水容腔的位置设置在轴承内侧,冷却水循环管道与冷却水容腔的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对接安装不方便,增加装配难度;二是冷却水容腔以及进水通道、回水通道的位置设置,不便于观察到冷却水容腔是否漏水,增加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可靠性高、实现冷却水自循环、制造成本低、装配方便、占用空间小的海水淡化高压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水淡化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主体段、后轴承箱和电机,所述高压泵主体段包括泵壳、泵轴、叶轮和导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箱包括箱体、滚动轴承、轴承后端盖和轴承前端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箱体靠近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后端盖,靠近泵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前端盖,所述轴承后端盖、轴承前端盖上均开设有供泵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泵轴经滚动轴承与箱体相连接并经轴承前端盖、轴承后端盖上的轴孔穿出箱体;
所述轴承后端盖内设有密封设置的环形冷却腔,所述环形冷却腔沿着泵轴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轴承后端盖上开设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冷却腔出液口,所述冷却腔进液口、冷却腔出液口分别与环形冷却腔相连通;
所述泵壳上在泵壳的后端开设有循环出液口,在泵壳的前端开设有循环进液口,所述循环进液口与高压泵主体段的吸入口相连通,所述循环出液口经自冷却进水管与冷却腔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出液口经自冷却出水管与循环进液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357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针孔座
- 下一篇:一种SMT贴片机吸附装置





